□ 刘大成
刘大成: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兼物流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当前,“中国制造”已受到美日韩等制造业大国的重视和夹击。其实,早在2012年美国政府就提出《全球供应链安全国家战略》以应对全球产业结构性供大于求的竞争环境,而华为被美国商务部列为管制“实体名单”也是其典型战术之一。在制造业被遏制且经济总体呈现新常态之际,以商贸拉动消费成为国家发展经济的阶段性重点任务,而连接生产与消费、支撑商贸活动的核心在于物流保障能力,物流业降本增效顺理成章地演变为当下的国家战略。
但“中国物流”远不如“中国制造”在全球供应链的竞争能力,除了在物流业市场占比约10%的快递业具有国内竞争优势外,占比15%的大宗物流和占比75%的快运物流却显见弱势,其根源重点在于行业集中度极低且呈现“小散乱差”的现象,并由此导致价格体系混乱和超限超载现象屡禁不止。当下,公路货运的行业集中度仅有1.2%,而快运的行业集中度也不足3%。其中,制约物流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于绝大多数民营物流企业普遍存在资金链偏紧,特别是上游押款严重、账期越来越长,而下游又需要即时支付甚至提前支付,这使得资金链紧张的局面又进一步加剧。
与此同时,与制造企业相比,中小民营物流企业又因为固定资产少、可抵(质)押物受限、经营风险高、信用低且征信难等特性难以获得金融机构融资,导致最需要周转资金的中小物流企业反而最难获取周转资金融资,融资难、融资贵现象更为严重,束缚了物流企业做大做强。
有鉴于此,中国连续多年出台政策以对中小民营企业进行金融扶持,甚至建立针对中小民营企业的专门金融机构和信用制度。然而,在面向中小民营物流企业市场高度不确定和信用严重不足的现实情况下,强制要求金融机构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风险的政策红利并不能在一个完善的市场中运行长久,必然会在政策具体落地时被大打折扣。同时,也会扭曲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的正常运行,反而不利于满足市场需求、具有高信用及核心竞争力的中小物流企业做大做强。
仓单质押融资和合同质押融资等传统物流金融模式有效地利用了中小物流企业的动产质权进行比例融资,但却容易因为责权利不统一而造成质押物过度货损。而风头正劲的围绕核心企业覆盖上下游中小企业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也存在商业/银行汇票转让场景受限且难、核心企业难以自证信用等问题,使得银行风控过严和风控成本过高,依然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互联网电商头部企业凭借平台交易流水的真实数据形成了围绕电商为核心的企业及个人信用评价体系,形成了较为科学且落地有效的供应链金融创新,解决了一部分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但对于更多更广的中小物流企业帮助有限,构筑类似互联网电商供应链金融平台的关键在于降低银行、保理等金融机构及全产业链条的风控成本。
供应链金融全链条包括核心企业、银行、保理公司、ERP服务商、信息平台及中小物流企业,代表资产端与资金端、服务端的全资源融合。游离于“1+N+x”链条中代表“1”(核心企业)之外的物联网监控及全链大数据成为供应链信用保障和增加的工具。而5G在更快速度、更多设备和更实时的通信连接基础上,提升了数据积累、数据服务和数据应用体验能力。特别是与5G互洽的边缘计算,必然会带动终端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有效地推进供应链的数字化和智慧化,从而增进全供应链信用并降低风控成本,提高物流供应链金融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