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德斌
价值98万元的商品,买了快递货值2万元的保价服务,收到货品后发现商品损坏,维修需要花1万多元,快递公司表示只能赔250元。而记者探访发现,默认消费者同意其条款、快递公司客服无法说清具体赔偿标准、拒绝承揽高价商品等问题几乎是快递行业普遍存在的现象。 (7月28日 《北京青年报》)
按照常人的观点,快件 “保价赔偿”是由用户支付保价费,在快件出现丢失、破损等问题时,就应该按照保价金额计算赔偿额度,以实际损失价值赔偿用户,最高不超过保价额度即可。但在现实中,各家快递公司的 “保价赔偿”标准不一,有的是足额赔偿,有的则是按比例赔偿,加上默认条款、拒揽高价件等各种 “霸王条款” “潜规则”,令用户在一开始就处于不利位置,诱发很多赔偿纠纷事宜。
对于用户来讲,显然足额赔偿更容易理解,也符合大众预期,能够切实补偿用户的实际损失,容易接受。至于比例赔偿,则是基于快递公司利益的考虑,对没有足额保价的商品,快递公司并未收到全额保价费,如果造成损失的话,就按照比例赔偿,从而减轻了快递公司的赔偿负担。
由此可见,比例赔偿有一定的合理性,属于利益分担原则。毕竟用户采取不足额保价,本身带有一定的侥幸心理,想少交点保价费。可如果强行要快递公司足额赔偿,实际上是让快递公司承担与其收费不一致的代价,必然会降低快递公司的保价服务欲望,减少类似快件的承揽量。事实上,快递公司 “拒绝承揽高价商品”的动机,就是担心损失赔偿额度太大,与保价费不相称,造成得不偿失的结果,从而不愿意承揽高价商品。
从现实快递损失赔偿纠纷来看,都是出现实际损失价值与赔偿金额不对等情况,用户与快递公司各执一词,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就快件保价条款争议,各有各的解释,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有些是向监管部门投诉解决,有些则通过司法诉讼解决。无论哪种解决途径,都耗费时日,令解决成本高企,降低了快递公司的运营效率,最终这些经营成本还是会分摊到用户身上。
显然,如果快件保价赔偿标准统一、明晰,就可以按照规定来赔偿,从而减少大量赔偿纠纷,压缩赔偿流程周期,促进快递行业服务质量、消费体验的改善。因此,监管部门应充分考虑快递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结合快递公司和用户的实际需求,平衡双方的利益点,尽快制定全国统一的快件保价赔偿标准,建立公平合理的保价费用、赔偿依据、赔偿标准、纠纷调解等机制,从而规范快件保价赔偿服务,让各家快递公司的保价赔偿服务标准化、流程化,以促进快递行业效率与公平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