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钢铁物流 - 综合物流 - 物流云计算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订阅注册] [找回密码]  
交通运输赋能共和国筑梦新引擎
稿件来源:罗颖

  □ 本报记者 罗颖
  1分钟:“复兴号”列车疾行5.8公里;首都国际机场迎送1.5个航班;快递小哥收发9.6万件快递。
  24小时:约2000万人次乘坐网约车;约1000万人次骑行共享单车;17趟中欧班列往返亚欧大陆;68万箱国际集装箱进出各大港口;繁忙物流让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连。
  365天:高速公路改建6000多公里;高速铁路增加4000多公里;纵横九州的发达路网一年年舒展延伸。
抚今追昔,方知来之不易
  曾几何时,峡谷天堑横亘面前,山乡郊野闭塞难行,航道码头亟待修整;曾几何时,长久伴随人们出行记忆的,是拥挤、缓慢、闷热、一票难求的绿皮火车。
  如今,一架架世界级桥梁穿山越海,一条条高速路四通八达,一座座现代化港口向海而立,“五纵五横”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基本贯通。如今,一次春运的铁路发送量便达四亿人次,超一半旅客选择高铁动车,短途出行有乘公交、搭地铁、开汽车、打出租等多样化选择。“要想富,先修路。”已经成为改革开放初期的名言。在政府和资金的支持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加大,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改革开放力度也不断加大,极大缓解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交通运输不便而产生的压力。不过,交通运输供给滞后于需求增长,成为上个世纪90年代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想要做到货畅其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党的十八大以来,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统筹推进基础设施网络化布局,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的基础设施建设补齐短板,“五纵五横”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基本贯通,交通运输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国民经济主动脉作用日益显现。这一阶段,交通运输发展实现了由“总体缓解”向“基本适应”的阶段转变,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我国也由“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
70年巨变,交通面貌焕然一新
  一条条攀升的曲线见证共和国交通的伟业。目前,中国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日趋完善,多种运输方式齐头并进。其中,铁路路网纵横延伸,“四纵四横”高铁网建成运营。
  到2018年末,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13.2万公里,较1949年增长5.0倍,年均增长2.6%。到2018年末,高铁营运总里程达到3.0万公里,是2008年的44.5%倍,年均增长46.2%,高铁营运里程超过世界高铁总里程的三分之二,居世界第一位。
  公路路网四通八达,高速公路建设成效显著。到2018年末,全国总公路里程,达到485万公里,是1949年的60倍,年均增长6.1%,公路密度达到50.5公里/百平方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提高到了49.6公里,到2018年末,农村公路里程达到404万公里,通硬化路乡镇和建制村分别达到99.6%和99.5%,高速公路总里程14.3万公里,年均增长25.8%,总里程居世界第一位。
  大型港口建设加速推进,内河航道通航条件明显改善。到2018年末,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23919个,是1949年的148.6倍,年均增长7.5%。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从1957年的38个增加到2444个,年均增长7.1%。2018年,在全球港口集装箱排名前十的港口中,中国港口占有七席。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12.7万公里,其中等级航道占比52.3%。
  民航面貌焕然一新,航线网络和机场规模不断拓展。2018年末,定期航班航线总条数达到4945条,是1950年的412.1倍,年均增长9.3%;定期航班里程由1950年的1.1万公里增至2018年的838万公里,年均增长10.2%;国内定期航班的通航城市由1950年的7个增至2018年的230个;定期航班通航机场数量由1949年的36个增至2018年的233个,初步形成以国际枢纽机场为中心,区域枢纽机场为骨干,其他干、支线机场相互配合的局面。
交通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赋能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随着我国科技水平大幅飞跃、施工工艺迅速提高,以前修路架桥中靠“人海战术”“人拉肩扛”的景象已不在,记忆中时速只有三四十公里的绿皮车渐渐远去,中国路、中国车中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助推中国交通实现跨越式发展。
  走进中国中车四方股份公司生产车间,一列列崭新的“复兴号”高速动车组如同巨龙般整齐排列,蓄势待发。
  这里聚集着中国高铁的多个第一:我国首列时速200至250公里高速动车组、首列时速300公里高速动车组、首列设计时速380公里高速动车组、首列“复兴号”动车组……
  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化龙介绍,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中国高铁发展速度快、建设规模大、运输能力强,整体技术进入世界先进水平,部分领域世界领先。目前,中国是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运营动车组最多、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
  中国高铁形成了基础设施、移动装备、综合检测、防灾减灾、应急救援为一体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确保了高速列车的安全运行。“复兴号”动车组以时速350公里运行时,人均百公里能耗仅为3.64度电,相当于小轿车的六分之一,具有运量大、能耗低、排放少、污染小的优势。中国高铁采用高密度、公交化的开行方式,极大方便了旅客出行。一样样、一件件都体现了中国交通事业的工匠精神,都体现出技术攻关的心血。
  骄人的桂冠更彰显非凡实力,数量激增的同时,各类运输装备技术不断突破创新。以高速列车、大功率机车、大型客机为代表的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铁路和飞机装备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目前,高铁营运总里程达3万公里,占全球三分之二;全球吞吐量前十的港口中,我国占据7席;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超过4900公里,又是世界第一。2018年末,全国铁路机车拥有2.1万台,是1949年的4564.1倍;民用飞机由1985年的404架增至2018年的6134架;水上运输船舶13.7万艘,是1950年的30.3倍。
  70年交通发展,是一条科技强国、知识兴国的发展历史。
  公路一通,蔬菜瓜果放上了广大市民的餐桌,山乡美景迎来了络绎不绝的游客;铁路一通,数以亿吨的矿石煤炭、琳琅满目的货物商品在大江南北辗转腾挪、昼夜不停;航路一通,五湖四海的商贾宾朋纷纷云集华夏,志向远大的中国企业昂首走向全球……
  天津居住、北京上班、一日往返,交通的提速拉近了空间、压缩了时间,把京津冀、长三角等城市群变成一座城;99.6%的乡镇、99.5%的建制村铺上硬化路,交通的普惠让亿万农民告别“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迎来了“出门就有水泥路、抬脚就能上客车”的好日子。方便、快捷、舒适、温暖的出行体验,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说走就走,惬意拥抱灿烂广阔的世界。
  70年交通巨变,隐藏在背后的是一代代中国人的付出。从十万筑路大军在世界屋脊建成川藏、青藏公路,到2013年西藏墨脱公路通车、全国实现县县通公路;从上世纪50年代举全国之力“拿下”武汉长江大桥,在新世纪将全球近一半新建大跨度桥梁收入囊中……建设者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从追赶者到领跑者,把一个个不可能变为现实。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展望未来,70年的交通巨变沉淀下的是泱泱中华的底气和宝贵经验,面对新的历史征程,我们将更加蹄疾步稳,迈向交通“强国”!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综合物流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交通运输赋能共和国筑梦新引擎
  本文所版面
【第 3 版:特刊】
现代物流报社 http://www.xd56b.com/ 版权所有123
技术支持:喜阅网(www.xpl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