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李娜
提起中东欧,你的印象中有什么?是多年以前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还是更早的二战开始时的德国闪击波兰?是中国与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的传统友谊?
岁月更迭,如今的中东欧已经是中国“一带一路”上重要的合作伙伴。他们和中国有着越来越密切的经贸关系,也是重要的物流运输通道。
九月,由北京市商务局、京津冀三地贸促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一场促进企业走出去的中东欧推介会在京举行。波黑驻华大使馆公使参赞沙比特·苏巴西奇在会上对波黑的经济情况及招商引资政策进行了推介,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一带一路”经济合作研究所副所长武芳对中东欧的经贸环境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不断推进的中国-中东欧合作
2011年6月,中国-中东欧召开经贸论坛,这是中国与中东欧地区经贸交流的里程碑。2012年4月,首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在华沙举行,中国-中东欧“16+1”合作机制正式形成。此后,每年均召开领导人会晤,共商发展大计。
今年4月12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八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上宣布,希腊成为中国-中东欧合作的正式成员。朋友圈扩容,“16+1合作”正式扩展为“17+1合作”。目前,中国已与中东欧全部国家签署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文件。2018年,中国与中东欧16国贸易额增长达21%,创历史新高。
2018年,在国际直接投资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中国对中东欧国家投资逆势增长67%。
从GDP规模上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GDP总量为11.33万亿美元,而中东欧16国GDP总量为1.35万亿美元,占比达到11.9%。从人均GDP来看,中东欧16国人均GDP为10981美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均GDP10676美元,略低于中东欧16国。从人口上看,2015年,中东欧国家人口共计1.2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口共计31.9亿,占比3.8%。
在世界银行所发布的《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为改革而培训》中显示,在全球161个国家对比当中,中国的排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位居在第46位。在2018年的时候全球排名还停留在第78位。其评价的标准主要来自下表中的这些因素。
那让我们来看看中东欧国家的营商环境如何?结果可能让我们吃惊。以下是2018年的数据。
中东欧营商环境——以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排名为例
我国同中东欧国家的贸易与投资在我国同“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总额中的占比并不大。贸易方面,2018年,贸易总额占比为6.49%,其中对中东欧国家出口占比略高于进口占比,分别为8.4%和4.09%。直接投资方面,中国对中东欧国家直接投资总额占比为1.82%。值得注意的是,占比呈逐年上升态势。除了波黑、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和马其顿还在进行中,其他13个国家均为欧盟成员国。
我们以捷克为例,看一下在中东欧国家开办企业的一些手续与时间。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捷克办企业其大部分程序是可以接受的,当然,中东欧国家也存在着差异,需要投资者甄别不同国家的情况。在上表中,比较亮眼的是其跨境贸易的便捷程度,通关时间只需要一小时,这在全球也是首屈一指的,大大方便了贸易与物流的发展。
还有中东欧16国中有11国属于欧盟国家,在对外经贸关系中则需要遵循统一的欧盟共同贸易政策。
交通与物流
近些年来,中东欧在欧盟的协助下,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比如波兰,根据其《2020交通发展战略及2030展望》,公路、铁路、航空、海运、能源等建设都在提速。例如公路方面,将投入200多亿欧元用于新建和改造相关道路。优先考虑高速公路和快速路建设,计划在2020年前实现加入欧盟时的承诺,最终建成7200公里的高速公路和快速公路网络。中东欧的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如公路、铁路和港口等,以及能源、公用事业领域都在快速发展。
作为“一带一路”的发起国,中国也为中东欧基础设施的建设做出了很多贡献。
在这些建设项目的后面,有一些系统性的设计与工作,十分重要。
中欧陆海快线。目前,远东至欧洲的贸易通道主要有两条:一条是海运航线,轮船载上集装箱,从中国东部的口岸出发,要经过40多天才能把货物运到波罗的海的港口;另一条是陆上的中欧班列,像渝新欧、武汉至欧洲以及义乌到欧洲的班列等等。而中欧陆海快线开通后,则是经由海铁联运,先是把集装箱经由海运通过马六甲海峡、经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到地中海的比雷埃夫斯港(这个港口中国的中远海运拥有67%的股份,拥有实际控制权),然后转铁路经希腊、马其顿、塞尔维亚、匈牙利然后连接欧洲铁路网。
这样的行程,比走北线海运,日程会节约7~11天。目前,作为国家“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匈牙利至塞尔维亚段铁路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有趣的是,今年2月份以来,修建这条铁路的很多物资设备,正是乘着中欧班列从中国的武汉、济南等地发往中东欧的。工程建设物资运输除海、空线路外又开辟出铁路大通道。
未来,铁路全线通车之后,将使得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在欧洲地区完美衔接,打造出亚欧“第三条贸易通道”。
通关便利化合作机制。2018年6月,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海关检验检疫合作对话会在宁波召开,会议发布了《中国-中东欧国家海关检验检疫合作三年(2018-2020)行动计划》,在通关便利化等方面助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的发展。
当时会议的背景是,2017年中国与中东欧16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679.8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5.9%。双方贸易结构不断优化,贸易领域不断拓展,海关检疫合作便利化改进变得十分必要。通过在宁波海关建立中国-中东欧“16+1”SPS(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国家咨询联络点,并成立食品安全技术工作组和动植物检验检疫技术工作组,促进SPS体系(《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协议(Agreement of Sanitary and Phytosanitary Measures 简称SPS协议)的兼容性,妥善处置突发情况。
此举是中国海关积极探索食品农产品快速通关,建立各国检验检疫标准查询平台,加强电子证书合作,逐步推动中国与中东欧各国涉及SPS相关证书实现双多边联网核查的切实行动。通过加强海关合作,健全检验检疫沟通协调机制,加快食品农产品输入,促进物流提速,此外,中国与中东欧还会逐步建立信息通报和联络机制、优化中国-中东欧海关检验检疫合作信息网、强化标准合作与服务、不断促进贸易畅通。
亚欧交通部长会议,“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亚欧地区在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陆上跨境运输便利化和海空运输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2016年4月,首届中国-中东欧交通部长会议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举行,各国部长共议“互联互通释放亚欧物流合作潜力”。2017年10月,中国-中东欧交通部长会议的主题为“多式联运——为经济提供有效运输”,探索依据中国和中东欧国家交通物流发展的特点,响应中东欧国家希望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需求,加强水运政策对话和经验共享;三是扩大海事领域深层次合作;在“16+1”合作机制的引领下,与中东欧国家携手共进,充分发挥“16+1”海运事务秘书处和物流合作秘书处的积极作用,在交通运输和物流领域加快推进设施互联互通、加强政策协调沟通、共同谋划长远合作。各国代表积极评价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框架下交通运输领域开展的务实合作。
未来可期
中东欧有着良好的制造业基础。捷克和波兰南部地区是欧盟最大的制造业基地,汽车年产量占整个欧盟地区的33%以上。捷克在飞机发动机、部分零部件等方面水平较高。而与欧盟的紧密联系,持续提高的营商便利水平,还有大量成本较低的高技能劳动力,都是中东欧地区持续发展的后劲。
在制造业及劳动力红利的基础上,中东欧国家还对投资者提供较大幅度的补贴和税收减免。主要包括国家补贴,按照欧盟政策框架实施的优惠政策,行业补贴(一般为制造业、商务支持服务中心、技术中心及战略投资者支持等),此外,投资者可申请享受下列优惠政策:免除企业所得税;创造就业补贴;培训与再就业培训补贴;为项目提供有基础设施的优惠用地,以及低价转让土地所有权,税收减免,此外还有科技园区等提供的建设经费。
以中国在中东欧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波兰来举例,波兰对外国直接投资的鼓励政策主要包括以下资助或基金:一是中央政府资助,投资于汽车、电子、航空、生物技术、现代服务业及研发等领域的新投资。重大投资项目不受上述行业限制;二是欧盟结构基金,按不同受惠地区最高分别可获投资额50%~70%的公共资助;三是地方政府资助,地方税的部分减免,土地价格优惠等。另外,在东部5省的投资还有补贴。
还以波兰为例,近年来其物流运输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其北部滨海省的格但斯克港位于波罗的海深海贸易路线的十字路口,是进入波兰和中东欧市场的主要门户港口,也是波罗的海唯一能为超大型集装箱船(ULCV)提供服务的码头,2018年吞吐量达到4900万吨,几乎占波兰全部港口吞吐量的一半,成为波罗的海沿岸第四大港口。其中,煤炭吞吐量720万吨,同比增加41%;散货2150万吨,增加18%;8.7万辆汽车,增加13%;燃料1550万吨,增加18%。
此外集装箱吞吐量也近2000万吨,增加21%。今年5月份,新加坡港务集团(PSA)联合波兰发展基金、澳大利亚IFM全球基础建设基金,完成了对格但斯克深海集装箱码头的收购,占有了100%的股份。目前该码头正开展扩建工程,预计可在今年或明年完工,计划建设第三个航站楼。这是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在东欧的首次投资。
世界航运港务的巨头布局中东欧物流,看重的无疑是这里巨大的贸易及物流潜力。
“一带一路”的合作在不断深化,中东欧将成为后起之秀,展现出其独特的潜力和可期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