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疫情背景下生鲜电商的挑战与应对
稿件来源:下转A6版
□ 李娜 郭晓林 2020年春节来临前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简称:新冠肺炎)以武汉为爆发点迅速向周围各个城市开始蔓延,这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疫情的防控工作,更关注疫情防控下人民群众的生活保障工作。 2020年正月初一,习近平总书记立即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多次提及尽力做好与疫情防控和广大群众生活保障的相关事务。要求全国人民坚定信心、科学防治、同舟共济、精准施策,同时需要加强市场供给保障,切实保证武汉市及湖北省各种生活必需品的供应,确保人们能正常基本生活,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1.新冠肺炎背景下生鲜电商的发展机遇 1.1生鲜电商的发展状况 近5年(2015~2019),随着生鲜电商行业的迅速发展,加快了冷链物流产业的成长。2019年7月我国第一次提出实施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随后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交通运输部等有关部门也陆续发布相关政策文件。从所颁布的政策文件内容中可以看出,国家为了发展大力冷链物流产业,从多个层面以最高级别的指导部署来推动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与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国内冷链物流行业取得了迅猛发展的优秀成果。根据中物联冷链委预算分析,2019年我国冷冻、冷藏水产品和肉制品进口量上涨至大约1000万吨,果蔬、肉制品、乳制品等总产量预计将突破13亿吨;食品冷链物流需求总量预计将达到2.352亿吨,与2018年相比增长24.65%;同时,冷链物流市场总规模也预计将达到3391.2亿元,与2018年相比增长17.60%。 1.2生鲜电商的发展机遇 为了能够有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国家立即采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措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人员流动,防止疫情的传染和蔓延。“宅在家”成为全国人民保护自己最好的方式,同时春节期间的餐饮、旅游业等服务行业受到此次疫情的重大冲击。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网上购物显得比以前更受人们欢迎,电子商务行业在危机中迎来发展机遇。 (1)政策驱动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某些农产品的运输路线受到地方管制,养殖业、畜牧业等企业所需饲料也面临着供应缺失的情况。国务院为应对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于2020年2月12日发布通知,把粮油、肉蛋奶类、蔬菜、水产品等农产品纳入到人民生活必需品保障范围内。具体通知内容如下: 通知要求,要强化地方责任,把“菜篮子”产品的保供稳产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严谨落实“菜篮子”市长责任制;通知明确,规范“菜篮子”产品生产,并积极引导种植农户、合作社等主体相互合作,共同解决蔬菜生产问题;通知提出,贯彻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除必须对司机进行快速体温检测外,对运输车辆严格实行不检查、不收费、不停车等优先便捷通行措施。 (2)技术驱动 一方面,互联网技术在冷链物流运输过程中的运用,为生鲜电商行业的线下物流配送环节给予了技术支撑,并且在线上手机端应用(APP)方面,让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下单;另一方面,伴随着制冷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幅提高了食品的保质期。经过加工、冷藏后的生鲜产品也能够保持新鲜度。例如,在产地经过加工包装后的小龙虾,可以在-150℃的环境中速冻锁鲜。同时,保鲜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了跨区域、远距离的生鲜农产品运输,“活鱼无水”只是其中一个案例。 在春节疫情防控期间,根据最新报道,与其他的生活食品相比,生鲜农产品网上销售量更多,例如,盒马鲜生、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等电商平台的每日销售量激增2~3倍甚至更多,甚至出现半夜疯抢蔬菜的现象。同城配送企业的订单更是应接不暇,并纷纷紧急招聘配送员。例如,饿了么(外卖)平台在送餐时,主动与本地生鲜商家结为合作伙伴,在全国38个城市通过6万家门店,实现了果蔬、肉禽、水产品等网上开展预售、接单及配送到家的一站式客户服务。 2.新冠肺炎背景下生鲜电商面临的挑战 2.1生鲜电商存在的问题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因为信息不对称造成生鲜产品线上化消费趋势与线下物流配送出现矛盾,经常出现“有货无车”或“有车无货”的问题。这就导致线下生鲜产品的闲置,所以亟须一个整合资源、对接信息的系统,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无缝衔接、有序调动。 2.1.1冷链物流低效高成本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冷库的运作效率较低,运输车辆的闲置率较高。我国冷链物流行业主要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这种较小规模的企业在冷链设施设备、冷链技术上投入不足。物流行业看重规模效益,企业规模较小也是造成冷链物流成本高、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冷链物流规模上,以农产品为例,国内的果蔬、肉类、水产品类等生鲜农产品采用冷链物流的流通率不足40%,而发达国家高达90%以上。 2.1.2冷链物流产品易损坏 在“最前一公里”方面,由于企业对冷链物流的认知不足,大部分农产品没有在产地实施预冷,导致生鲜产品还没有进入冷链环节前品质已经受到损坏。除了产地未预冷运输过程会造成产品损失率高,还有冷链运输“最后一公里”同样会对产品品质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我国生鲜电商行业之所以难盈利,大部分是因为冷链运输会发生严重损失。由于冷链运输成本占到总成本的40%,很多中小型物流企业为控制经营成本,无法顾及到冷链运输“最后一公里”。因此,果蔬、水产品等生鲜产品在物流配送环节的“脱冷”会造成易腐产品的损坏。 2.1.3冷链物流认知程度低 消费者通常只是关心冷链物流的终端温度是否达标,并不在乎冷链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是否达标。实际上,冷链物流运输途中一旦“断链”,会很容易产生细菌,即使再次冷冻,细菌依然残留,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再比如说,大部分消费者认为,肉禽类产品现杀的效果好,事实上,肉禽类产品都需要在0~4℃环境下进行排酸,排酸时间越长效果越好。除此之外,活禽、生猪等产品在运输过程中,较容易传播疫病,国家支持在当地屠宰、包装后进行冷链运输。(下转A6版) □ 李娜 郭晓林 (上接A2版) 2.2 生鲜电商严峻的形势 2.2.1 网络人口红利所剩不多 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4次CNNIC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54亿,新增网民 2598万,较2018年底提升1.6%。可见,网民增长率并不是很高。据统计,网上购物的用户已经占整体规模的73.6%,网民已经养成线上购物的消费习惯,新增网上消费群体非常有限。假如不是疫情期间特殊情况,目前的订单增量也不会大规模扩张。 2.2.2 消费升级趋势已经形成 所处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的人们,近期会以买得到为首要需求,对产品品控要求不高,但是疫情过后,一切回归正常,消费者会更加关注产品品质、产品品牌和售卖服务。同时,果蔬门店、水果市场、大型商场等实体店的销售渠道会全面恢复,况且大部分的商家会因为此次疫情原因而全面整顿、升级改造运营方式,这会成为生鲜电商的有力竞争者之一。 2.3 零售企业的潜在威胁 2.3.1 不停业不断货,不涨价保供应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今年春节期间生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比往年增加了许多,不少生鲜连锁店、超市以及便利店等出现了蔬菜、水果销量激增的现象,大部分零售企业都已提前做好了售卖商品计划。因此,他们不仅在春节期间囤积大量所需的生活用品,还在门店、仓库、配送端等对米面粮油、蔬果肉禽等民生商品做好储备工作。 在这段特殊期间,为了确保物价稳定,大部分的零售企业还启动了相对应的应急方案。主要包括积极调动人员,确保门店不涨价、不断货,严厉打击不良商贩在门店收购大量商品进行倒卖。除此之外,为了照顾广大市民,适当调整门店的营业时间,保证足够的供应货品数量。 2.3.2 服务走出门店,商超到家业务放量 近几年(2015年至2019年),众多的实体商场通过入驻第三方电商平台、开通自营APP、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发展线上商品配送“到家”的业务,实现配送“最后一公里”,满足消费者“1 小时购物”送货到家的快捷需求。 3. 新冠肺炎背景下生鲜电商的应对措施 3.1 加速补短板,关键是破解供应链瓶颈 202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启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统筹规划、分级布局和标准制定。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建设一批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国家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供销合作社、邮政快递企业以及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产地,用来分拣、加工包装、仓储运输、冷藏保鲜等冷链物流作业,并且对此建设产地实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 各个企业应该及时抓住国家政策的机会,并且有效利用国家发展政策。加快健全冷链物流体系,尤其是大型电商平台、冷链物流企业、第三方配送企业以及公共服务平台,从而为生鲜电商平台提供各种服务。 3.2 强化物流体系,进一步密切产销衔接 从“销售端-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一般规律,将其各个环节依次进行改造。目前应着力进攻生鲜电商的产业链,尤其是连接产业链源头的生产端。对于电商行业来说,要想更好的占据市场、长期发展,就必须将生鲜供应链的实施标准、冷链物流体系和物流管理经验向产业链及时推广、衔接。对于生产端来说,应学习运用电商大数据分析与网上销售新渠道,生产适销对路产品,满足网上销售要求。 在疫情防控期间,出现了多个销售亮点。“团购”便是其中之一,社区团购不仅能让农产品直接供给消费者,还可以推动农产品的预售、领养、订制等新型业务的发展。传统生鲜新零售、连锁超市和便利店的24小时服务,可通过达成利益联盟机制与生鲜电商行业进行合作,实现两者之间的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以及实现共赢。与此同时,伴随着生鲜电商链条的延伸,将会呈现出“点—线—面—体”的演化进程。 3.3运用平台化模式,解决供应链存在的问题 平台化运营模式,不仅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产地仓收集、储存、分级,到生产加工、冷链运输、耗损管理、进行配送等一站式供应链服务,还能够推动供应链网络优化,更重要的是使供应链上游企业由原来分散的B2B业务、B2C业务、餐饮业务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共享化、平台化的运营,以更短的链路提升生鲜供应链运营效率,真正解决传统供应链存在的现实问题。 以九曳供应链为例,九曳云平台能够整合大部分的冷链物流承运商,提高车辆调度及合理性的配送,减少运营成本。此外,云平台还拥有大数据指南针系统,可以掌握业务实时监控的所有数据,合作商家可通过数据分析检测技术,制定合理的销售方案和实施库存布局。疫情期间,其充分利用大数据指南针系统,将各地的冷链配送资源集合起来,及时响应市场消费者以及满足客户的需求。 3.4 增加产地仓,将产品快速运到消费端 增加产地仓的建设,如果农产品成熟后运输到周围产地仓,就可以像九曳供应链这样的冷链物流平台,能够调配运力将产地仓的产品运送到城市大仓,从而保障产地商品可以更快速地运送到消费端。 截至目前,九曳供应链已经在成都、内蒙古、云南等地布局有产地仓。虽然突发的疫情给很多产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但是生鲜流通渠道的在这次疫情下暴露的问题,也让不少企业看到了发展机会,生鲜电商的进一步成长,以及冷链物流的布局,在疫情后市场将会协同发展。 3.5 树立全局观念,重视企业生存危机导向 通过此次新冠疫情疫情的大事件,建议物流企业包含的任何一个中小微企业,都应该树立供应链的全局观念,同时更应该有生存危机导向,这种生存危机不仅是我们正常发展情况下的市场竞争危机、资金链断裂危机、国家政策风险等,更是应该考虑本身供应链和市场定位领域可能面临的生存危机,以一种居安思危的理念去经营企业。 最重要的是,打造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建设供应链体系、生产经营发展体系。这里面一共包括五个因素,一是核心产品,二是定位战略,三是细分市场,,四是商业模式,五是服务技术。这五个方面的核心思想是如何定位一个既能够在正常情况下良好运转,又可以在紧急时刻适用的备用方案。 结论 危机中往往蕴藏着机遇,这是历代学者们的睿智总结,但这并不代表机遇会自然而来,要善于把握机会,迎韧而上。生鲜电商行业应以消费者的各种需求为主要发展方向,以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为新起点,运用好中央一号文件、支持冷链物流体系发展等国家相关加强供应链发展和仓储体系建设的最新政策机遇,加速补短板,增加产地仓等提升生鲜电商行业的发展水平。对于冷链物流这种基础设施,生鲜电商行业自建是一方面,更多的还是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尤其是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平台型冷链物流企业,对未来的发展前景更加有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