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钢铁物流 - 综合物流 - 物流云计算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订阅注册] [找回密码]  
把脉物流成本高的深层次原因(下)
  □ 魏际刚
  二、产业层面的原因
  产业结构、工业结构与能源结构的阶段性特征客观上决定了单位GDP的物流费用支出较大。中国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工业2.0阶段,一些省份尚处工业化中期。三次产业中,农业和工业的比重大,一、二产业所占比重远高于发达国家。工业结构中,重工业占比大,能源结构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为主。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使得单位GDP产生的物流量规模大,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相对就高。
  从各次产业物流需求看,第二产业中的采掘业、制造业等提供的是实物形态的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离不开运输和仓储,对运输仓储的需求大,物流成本支出高。相反,第三产业以服务为主,对物流的依赖程度少,物流投入低,物流成本支出少,物流成本只占第三产业产值较小的比例。初步估算,单位工业产值消耗的物流量是"第三产业"的近两倍。
  从社会物流总额的绝对值构成来看,中国工业品物流总额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从2001年的82.83%增长到2016年的93.2%,工业物流在全社会物流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随着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越来越高,物流费用占GDP比值就会逐步下降。例如,1981至2011年美国第一、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下降了近一半(42.5%降至24.2%),同期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也下降了近一半(16.2%降至8.5%)。
  产业布局不太合理。中国各地资源禀赋差异大,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形成了内陆地区的传统农业和初加工经济与东南沿海、沿江地区现代工业并存的格局,原材料、能源等从中、西部输往东部,工业品又从东部运往中、西部。中国工业长期产区销区分离,货物需大范围、长距离调运,“北粮南运”“西棉东调”“北煤南运”“南菜北运”“南水北调”“西油南输”“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货物大跨度、广范围、长距离的转运,加大了物流费用的支出。
  产业升级滞后。产业升级意味着物流中的化石能源、原材料、初级工业品及重化工产品比重降低,精深加工产品、高科技产品、现代服务业等比重有所提高,生产组织方式、流通方式、生活方式等相应变革,这在改变全社会物流实物量需求规模的同时,增加对物流服务多元化、个性化、时效性、精准性等要求。受体制机制、政策、观念、技术、人才等制约,中国产业升级进展不尽如人意,相应影响到物流需求结构的调整。
  产业增长方式粗放,可持续问题突出。中国物流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增长方式粗放,无效运输、不合理运输、过度包装、资源浪费等问题严重;超载、超速造成的严重人身安全和货物损害事故经常发生,给企业和国家带来重大损失。公路、航空、铁路、水路等运输方式的资源、能源、土地等消耗和大规模排放问题突出,社会成本较大。
  产业联动不足。物流业与制造业、农业、商贸联动不足,缺乏产业间、企业间、多层次的紧密合作。物流业已经成为制约制造业由大变强、解决三农问题、商贸服务和电子商务持续发展的瓶颈。
  三、企业和要素层面的原因
  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不足。许多生产流通企业“大而全”“小而全”,拥有自己的物流设施。第三方物流企业水平不高,专业化、精细化、系统化服务水平低,尤其缺乏一揽子服务能力。
  物流企业规模小,小散弱,彼此缺乏合作。以公路货运企业为例,登记注册的78.9万家企业,每家平均拥有车辆只有2.5辆;近万家快递企业,仅少数企业规模过百亿。物流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与整合,难以优势互补及发挥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与网络经济效应。
  企业的物流装备、技术、管理、组织、人员、信息等有待提升。多数物流企业规模小、实力弱,无力进行大规模、高水平的技术装备更新和改造,物流作业自动化水平较低。在搬运、点货、包装、分拣、订单及数据处理等环节,手工操作方式仍占主导,差错率高、效率低。企业管理粗放,组织结构缺乏灵活性。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不遵守操作流程,野蛮分拣等,造成了大量的损失。企业对信息化重视不够,企业信息化水平不高,缺乏系统的IT信息解决方案,难以快速定制解决方案,保证订单履约的准确性,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涨,推动了物流成本升高。近些年,物流从业人员工资上升较快,对劳动密集型的物流企业影响较大。同时土地、房租在一些大中城市上涨很快,给企业带来很大压力。
  四、体制和政策层面的原因
  物流市场体制尚不完善。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物流市场体系尚未形成,市场分割、垄断行为、诚信缺失等问题突出。地区间行政分割,缺乏统筹规划,尚不能形成发展合力,物流、快递、配送车辆等要素难以自由流动。
  物流管理体制尚不完善。物流活动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特点要求实施“大物流”管理体制,目前中央层面,物流业管理涉及发展改革、商务、交通、铁路、民航、工信、公安、财政、海关、工商、税务、质检、标准等部门,虽各司其职,但缺乏协调,难以形成发展合力,对资源整合与一体化运作形成体制性障碍。地方层面,物流管理体制更是差别很大。
  税收、交通、海关等存在一些政策障碍,加大企业经营成本。
  税收方面,纳税环节多,运输、配送、仓储等领域重复征税,物流各环节营业税税率不统一,这些加重了物流企业税收负担,不利于物流一体化运作和资源整合。
  交通方面,收费公路制度有待完善,收费公路价格、站点还有很大优化空间。各地“分期限行、限制货车进城、大幅提高停车费”城市交通管控措施,也增加了物流运输成本。
  海关方面,现行物流通关和检验检疫的手续较为复杂,通关时效性有待提升。
  五、自然地理原因
  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也影响到物流活动的成本。中国西部地区是物流业的薄弱地区,是未来交通运输建设和物流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加大投入与加快发展。但是,西部地质地貌复杂多变,某些地区地广人稀(如新疆、内蒙等),物流发展难度不小。
  复杂的地理环境将增加物流基础设施的资金、人力、物资的投入,对建设技术要求较高。加之西部地区物流量普遍小于东部,项目经济效益较低,进一步加大了西部地区物流成本。 (完)(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综合物流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把脉物流成本高的深层次原因(下)
  本文所版面
【第 A2 版:新闻评论】
现代物流报社 http://www.xd56b.com/ 版权所有123
技术支持:喜阅网(www.xpl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