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而公路货运量约占我国国内物流总货运量的80%。20年前,传化集团从任务最重、基础最薄弱的公路物流领域着手,建设服务于产业端的物流平台。20年来,传化的物流事业实现了从小到大的飞速成长。如今,传化智联作为传化服务产业端的智能物流平台,正通过精细化运营和数字化转型,实现由大到强的跨越。
进阶的公路港
坐落在四川成都新都区物流大道旁的成都传化公路港,每天日夜不息的1.2万多辆货车在这里装卸、中转、送货入仓或载货出港后开赴全国各地。
这是传化公路港之于中国物流业的典型写照,全国近80%的国内物流要通过公路运输来完成,其他运输方式的“最前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也都要依赖公路运输。在中国庞大的物流网络中,公路港是中国公路物流高效运转必不可少的地面基础设施,也是公路物流与海运、空运、铁运等形成多式联运体系不可或缺的实体支撑。
目前,传化已有65个智能公路港投入运营,业务覆盖全国27个省区市。依托全国公路港网络,传化形成“仓运配”一体化物流服务解决方案,在化工、快消、3C家电等行业表现尤为突出。
在不断扩大网络规模的同时,传化智联正深耕每一个布局城市,深刻理解城市的规划布局、产业结构、行业现状,研究每一座城市不同的货主企业、物流从业者的需求和“痛点”,为城市“定制”物流中心。
升级的智能化
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物流在抗疫救援物资流通、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具备较高数字化能力的物流平台表现尤为突出。可以说,这次疫情客观上推动了互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物流行业的深度应用,推动了智能物流新型基础设施的发展。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新基建”相关规划和产业政策时,把线上线下融合的智能物流服务平台、智能物流园区等智能物流基础设施纳入重点领域。
对于传化来说,相关的布局早已开始。近年来,传化携手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华为、海康威视等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共同推出“5G+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并在云计算、5G、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场景落地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
传化智联智能化技术中心总经理张岭说:“我们很早就认识到数字化和智能化时代给物流业带来的历史机遇,努力把智能物流服务平台丰富的线下场景优势和线上大数据沉淀相结合。”
在不断推进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过程中,传化公路港一步步变身为“智慧港”。从货车和货物进港的那一刻,AR(增强现实技术)识别就将车辆及货物信息传至后台,司机在园区导航下完成无感停车后,零担仓储中心安排货物揽集、就近入仓,仓库智能机器人实时推荐最短路径导航、协助货位上架。企业有发货需求,无需人工找车,手机端的平台会根据运输需求自动向物流企业推送运货订单。物流企业接单后,迅速发货,托盘叉车、数字月台紧密调度,原先需要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的配货流程,现在可以缩短至少三分之一的时间。
有了技术支撑,精细化运营也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如今,传化公路港形成了“仓储、运输加配送”的全国化网络和一体化能力,为货主企业提供定制化的行业供应链解决方案以及“门到门”的物流服务。
经济的晴雨表
中国经济正从疫情阴霾中走出,散发出春天的蓬勃气息。在物流园区,这种感觉格外明显。
物流是经济的晴雨表,畅通的物流也是经济实现复苏的重要保障。传化发挥平台优势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帮助物流企业及时复工复产,为中国经济复苏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物流是个“苦差事”。谈及传化进入物流业的原因时,徐冠巨曾说:“这件事要做好不容易,但传化认识到,国家需要这样的基础设施,城市需要这样的枢纽中心,行业需要这样的共享平台。”
时间印证了传化当初的判断,与中国经济的发展相伴相随,传化正在一条符合国家和行业需要的智能化物流之路上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