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集采倒逼医药产销企业优胜劣汰
□ 特约评论员李宏 采购规模达数百亿元的第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结果已于8月23日截止公示。不少明星药品给出了“跳楼价”,让患者看到了真正的实惠;同时,在利润空间被一压再压的背景下,国内药企也在积极求生。 笔者认为,药品牵系百姓健康,人命关天。特别是全球疫情之下,药品与民生安危更是密不可分。第三批国家药品集采倒逼医药产销企业优胜劣汰,更加利于民生。 据报道,本次采购最高降幅达95%,涉及300多个品规,治疗疾病种类涉及到恶性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类疾病等,给广大患者带来了真正的实惠。 本次集采对未来提高药企集中度,规范药品流通环节,建立医保药品的支付标准,改善医院用药目录,提高患者用药可及性,降低医疗费用等,起到了很大作用,意义深远。 从中国药品生产企业讲,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一方面,以往不少跨国药企的原研药品种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本次集采外资方面仅有卫材的甲钴胺片、优时比的左乙拉西坦注射用浓溶液、辉瑞的利奈唑胺片等原研药中标,跨国药企出现了集体“大撤退”现象,不少企业已“出局”;另一方面,虽然国内药企占据了绝对优势,但也并非高枕无忧,进入了“价格厮杀战”,创新质优价廉的药品,成为中国药企的不二选择。 从药品流通企业讲,躺着挣钱的“好日子”也到头了。药品集采之后,地方升级版的带量采购也相继出炉。例如,近期,上海市医保局和上海市卫健委就联合印发《意见》,鼓励公立医疗机构在坚持质量优先、确保用量、保证回款的基础上开展带量、带预算的药品集中议价采购,优先选择未纳入国家和本市带量采购的药品以及自费药等。 药品集采的扩围,使国内药品销售的竞争愈发激烈,靠几个产品支撑上千人甚至上万人的全国性营销团队、销售费用占比过高的状况,必将成为历史,行业环境倒逼企业改革营销模式。对于大部分未中选的企业来说,当务之急还要转战院外市场。众多品牌产品如何在零售市场继续释放价值,是药企亟待破解的困境。 百洋医药搭建的“商业化平台”,通过全渠道管理、多品类协同以及数字化营销,深入链接医疗机构、零售企业和工业企业,优化营销成本,提升营销效率和规范度,克服了自建全国性销售团队各自为战、成本太高的弊病。 在“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规律面前,这种将所有的下游客户视为自身价值链条上的关键环节,积极展开合作,寻求共生共赢的模式,值得医药行业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