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常委,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董事长斯泽夫: 以电力安全为核心推进碳减排
重大技术装备是国之重器,事关综合国力和国家安全。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之下,能源装备行业还有哪些提升空间?随着电气化进程加速,能源技术装备如何满足转型要求?新形势之下,行业又迎来哪些机遇和挑战?全国政协常委、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董事长斯泽夫给出了答案。 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装备制造行业要如何贡献力量?斯泽夫认为,解决碳排放问题,基础就是从技术装备入手。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能源转型,倒逼技术、装备更新迭代。反过来,技术装备的进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转型步伐的快慢、能源结构的变化。 以火电为例,如果技术装备不到位,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运行就无从谈起。在火电领域,我们的自主研发、设计与制造能力均处于世界一流水平,但目前,我国火电行业碳排放仍占到全球排放的30%左右,这意味着还有提升空间。如何以更高技术含量的先进装备来推动减排,正是装备企业面临的新课题。 在行业自身应该如何转型升级方面,斯泽夫指出,以哈尔滨电气集团为例,过去我们更注重电源点建设,即生产端的装备制造。随着能源转型进程加速,电力消费发生诸多变化,我们越来越关注用电端设备。今后,用电端的设备需求越来越多,围绕清洁低碳进行研究,对于电力装备企业而言是一大方向。此外,与之相配套的储能设备研发,也是值得关注和投资的方向。 那么,减排赋予行业新要求,如何进一步补齐现有短板? 斯泽夫认为,短板在于,一是创新能力不足,进而导致创新成果不够多;二是管理水平有待提升,产品品质不稳定,品牌影响力有限。对此,建议重视产业链之间的联合创新。装备企业要根据用户需求,把精力放在制造端;下游企业把重心放在应用端,即如何让设备用得更好。双方各自发挥优势,共同将设备性能做到最优。同时,他呼吁国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比如产业链某一环节、某些部件的需求较小,但很专业、很重要,所以要想实现自主化,还需国家层面支持研发,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