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十周年观察报告发布:数字化、绿色化、国际化是发展趋势核心
□ 杨舒鸿吉 2023年是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近日,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普华永道与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共同发布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制度创新十周年观察报告》(下称《报告》)。 《报告》从创新方向、创新路径、创新成果三个维度总结归纳自贸试验区十年来的发展趋势。 报告指出,在创新方向方面,自贸试验区作为中国制度开放的高地,不断顺应国际规则由边境规则向边境内规则转变的趋势,制度创新的领域也由更加偏向边境规则的投资贸易领域向更为丰富多元的边境内规则领域拓展延伸。 在创新路径方面,自贸试验区通过“多元化合作”“差异化探索”“数字化应用”,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一批相对成熟的自贸试验区开始探索打造自贸品牌建设,面向国内外投资人凸显自贸功能、产业特色。 在创新成果方面,自贸试验区自设立以来,各地自贸试验区不断探索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制度创新领域也基本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全覆盖。 自2013年中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自贸试验区”)成立以来,中国自贸试验区不断发展壮大。在十年时间里,中国形成了22个覆盖东西南北中的自贸试验区,开创了改革开放新格局。 中国自贸试验区通过在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府职能转变等领域的探索,已累计形成数千项制度创新成果并加以复制推广,成为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报告》同时发布了25项自贸试验区十年最佳实践案例。 作为中国首个自贸区,上海自贸试验区率先推出的“单一窗口”“证照分离”“负面清单”等改革举措,已在其他地区得到广泛应用。 江苏支持自贸试验区与57个重点开放平台联动发展,初步形成“自贸试验区+重点开放平台”的雁阵联动发展模式。 浙江于2020年底出台《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开放实施方案》,提出要加强自贸试验区与周边区域、开放平台联动发展,形成“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辐射带动区”的发展新格局。 《报告》建议,自贸试验区应继续加大压力测试,扩大服务业开放,并应加快工业和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发展,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例如,建立与“负面清单”相配套的货币汇兑政策、自然人出入境政策、外国人员自贸试验区执业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保障“负面清单”外的产业真正落地实施。 普华永道中国综合商务咨询北部市场主管合伙人周矞雯说:“‘数字化’‘绿色化’‘国际化’是我们对于自贸试验区未来发展趋势的最核心判断。下一步我们将围绕这三个关键词开展深入研究,探索自贸试验区下一个十年更为广阔的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