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钢铁物流 - 综合物流 - 物流云计算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订阅注册] [找回密码]  
研学课程融入地方高校商科专业第二课堂可行性分析

  □ 南宁学院 陈芳 卢雯君
  摘要:研学旅游与研学课程的打造已经成为当前中小学素质教育关注的重点,但是如何融入高校课堂,特别是商科专业学生,特别是在数字经济发展的当前是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分析,所以本文从商科专业学生第二课堂和研学课程融合的角度出发,运用SWOT分析法拓展这一领域的研究。
  关键词:研学课程 地方高校商科专业第二课堂
  随着当前数字科技的不断发展,针对商科专业学生不仅在专业知识上,更是在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应用型地方高校的大学生更是如此。应用型本科高校是教育实践的重要节点,是以实践性为载体的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而地方应用型高校由于其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特色的缘故,急需培养多元化以及符合数字科技发展需求地方性应用型人才,加强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的实践教学是当前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而当前作为第一课堂延伸的第二课堂,对于商科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不可多得的平台,同时研学教育又具有一定的地方文化特色,因此本文基于SWOT分析法针对在地方经济发展背景下,对于研学课程融入地方高校商科专业第二课堂的可行性进行深度分析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1.优势分析
  1.1地方研学旅游市场逐渐完善,研学课程体系进一步提升
  自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来,学界对研学旅行观念的认识一直在发生着改变。参加研学旅行的人员也由狭义的中小学生逐步扩大到了整个生命周期的人群,如学前儿童、大学生、成人、老年人等,展现出了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研学的概念也从原来的游学、团体旅行、亲子游、春秋游等概念,扩展到了专业教育机构组织的学习体验性线路产品、特色研学基地产品、营地教育体系、贯穿非遗文化节日和专项科创体育赛事活动、与文化和自然结合的餐饮、线上短视频等增值服务内容,带动了教育转型、文旅流量和消费经济。随着国家级政策支持研学旅行,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以及新一代家长教育观念的更新,研学旅游市场前景看好。据统计:2023年研学游市场规模或达1469亿元,发展前景良好。从2021年研学旅行人数达494 万人次,超过疫情前2019年的480万人次,2022年突破6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1]。2023年,在旅游市场提振复苏形势下,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研学旅行市场热度明显,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研学游行业市场规模909亿元,2023年或达到1469亿元,2026年有望增长至2422亿元。
  基于市场的需求,研学课程的建设逐步以多样化,生动化以及个性化的发展来吸引消费者注意。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研学课程的形式由原来的单一照片粘贴,手工绘本制作到现在融合数字时代下的鲜明特色,例如短视频互动,AI人工云数据上传,以及线下的手工产品制作和打卡点短视频推荐等多样式沉浸式的课程建设,在文本制作形式上,更贴合研学地的特色,非遗文化有效的融入在研学手册的设计以及后期研学成果的汇总。旅行社与消费者之间不再是单一的仅仅是在旅游过程中的交流,更多的将产品的设计、理念以及服务性质融入到后期与顾客的交流中,体现研学旅游是一种具有教育性和教育性的旅游产品。以众信旅行为例,继续将研学游做细做精,包括亲子班、徒步旅行、野营教育、自然科学班、认识中国文化符号、名家讲堂等。其中,名师授课系列包含了目前最受欢迎的天文学研究项目,有宇航员为同学们进行讲解,让同学们体验到一个奇妙的宇宙。此外,众信旅游还与专业的营地机构合作,推出了营地教育系列产品,如未来领袖双语夏令营、徒步露营、昆仑山观星、武夷山昆虫夏令营等,在丰富学生眼界的同时,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2]。
  1.2地方高校商科专业第二课堂教学形式与内容不断升级
  通过近年来对于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当前地方高校商科专业第二课堂在辅助第一课堂教学的内容上更符合学生的需求,受到学生的欢迎。首先当前地方商科专业学生的第二课堂内容上更多元化:有社团活动、学科竞赛、科研训练、学术文化活动、社会工作五大类:其中社团活动是当前大学生最喜爱也是最热衷的一种形式,有学生组织自发举办符合自身需求的各类社团,学生依据自身的喜好来选社团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学科竞赛和科研训练更是在商科学生在学术研究上以及未来考研上提供助力,通过联动专业学科竞赛平台以及高校教师学术资源,对于商科学生在考核自身专业知识和学术提升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学术文化活动更偏向于创新创业竞赛,社会工作则是在学生寒暑假期间推动学生合理运用假期时间进行实习实践,深度融入社会的同时也提升自身了实践技能和服务意识。
  总结:在地方文旅产业不断发展和地方高校第二课堂不断提升基础上,为两者的深度融合创造了先天的优势和有效的平台。
  2.劣势分析
  2.1研学旅游课程研发基础薄弱,旅行产品内涵及体验性差异性较大
  近年来,我国的研学旅游市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整体水平却并不高。在研学旅游的开发上,存在着市场门槛较低、鱼龙混杂的现象,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比如缺少规范的专业研学人才,以及缺乏完善的行业标准和保障体系。同时,由于疫情的不确定,使得研学旅游的开展变得更加困难。目前,我国研学游产品在内容和体验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别,这主要是因为研学游企业的不同。例如,部分传统的旅游机构仍然把重点放在旅游线路的开发上,对旅游内容的挖掘不足,课程发展的深度不足;有些学校更侧重于研究,在游泳环节无法给学生带来高质量的经验。目前,研学类产品的研发成本普遍较高,我国的研学旅游营销渠道还没有完全打通,市场对研学旅游的认识还不是很透彻,现在仍处在一个逐渐成熟的阶段。
  2.2第二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创新度不足,保障制度不完善
  目前,各大学都在努力地跟上我国教育改革的脚步,追赶着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浪潮,在学习和宣传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并没有对当代大学生,尤其是那些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大学生,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了解,他们对第二课堂的要求,仅仅是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需要来进行第二课堂的内容和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许多高校的第二课堂形同虚设。授课的体系和内容往往还存在满堂灌等现象,学生参与度和融入度不高。同时当前应用型高校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加之专业课、学时数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方面的实践课比较匮乏。特别是一些融入数字化的编程内容与社会结合度较低,以及目前高校在创新创业教学平台建设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与企业联动性较差,学生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下,一味的接收理论知识对于学生的技能上的提升和应用能力上的完善存在一定的缺失。 [3]
  总结:从当前二者自身发展的现状发现,研学产品的设计和个性化的服务存在一定的不足,而地方高校商科专业第二课堂在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上的突出度不足以及缺乏一定的实践平台,为此二者的融合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劣势。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3.机会分析
  3.1立足于地方高校服务于地方经济的社会背景,有效融入地方文化构建具有人文氛围的应用型高校
  地方大学扎根于当地,其发展离不开本土文化的滋润;同时,地方大学在人才培养、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保护、传承、弘扬本土文化提供科学支撑和强有力的助力。因此,保护、传承、弘扬本土文化,与地方大学的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所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地方大学更应该立足于当地,充分利用自己的区域优势,勇敢地承担起传承当地文化的重任,在保护、传承和弘扬当地文化方面,起到自己的作用和价值。 [4]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必须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充分调动全民族的文化创意和创造力,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文化队伍。”在新发展时期,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的生存环境也随之变化。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一种同质化的现象。使得人们的本土文化认同与归属感亟待加强。地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迫切需要对其进行保护、传承、弘扬,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同时,地方大学的建设也是为了主动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服务,在培养大学生的过程中,更要注意继承和弘扬当地文化,以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3.2文旅产业的业态升级,为研学产品不断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持
  新冠疫情,悄无声息地让传统的学习教育产业发生了变化。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的不断深入,“云旅游”等新兴经济形式的融合,给大学研学游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旅厅2024年工作重点:丰富产品供给,全面提升广西文化旅游格调品味。丰富“文旅+”业态,出台研学旅游示范基地评选标准(试行),培育一批研学旅游示范基地,举办2024年广西研学旅游大会。在这样的背景下,为研学产品的设计以及研学课程深度融入高校课堂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持,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中心、5G通信、VR等高科技技术的不断完善,“云旅游”衍生出了“云直播”“云展会”“直播带货”等新形式,这就为研学旅游产品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支持,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互动,促进了“云端”上的相关研究项目的发展。 [5]一方面,它打破了时空的局限,将新的学习经验与知识带给网民;另一方面,也可以给研学游的供货商和组织者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市场渠道和服务基础,从研学前的行程预览,到研学中的提升体验,再到研学结束后的行程回顾,对用户服务的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全面的优化。
  总结:地方高校服务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文旅产业的业态发展为二者的有机融合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合作平台。以“云旅游”为基础,开拓新的研究开发模式,发掘并创造出新的地方研学文化内涵,为这两个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并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
  4.威胁分析
  4.1当前大学旅游产品的设计思路僵化,创新产品匮乏
  在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目前我国研学旅游产品的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自发性、盲目性、随意性、分散性、探索性等问题,缺乏鲜明的差异性 [6]。在产品创新方面,大学的产品向外扩展和扩展的程度还需要加大,特别是要与不同的高校、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景点,如科技馆和博物馆等场馆,森林公园与动植物园等园区,医院和庭院等,形成校校联动、校景联动、校馆联动、校园联动、校古联动、校土联动等综合发展态势,构建高校研学旅行产品资源矩阵,进一步丰富高校研学旅行产品新型业态。
  4.2专业研学旅游的研究人员匮乏,对当地的文化产业内涵挖掘不够
  当前,具有地方特色和高品质的校企合作文化类研学活动还很少,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大学缺乏专业的研学人才及研学服务运营队伍,在学校内部、学校→企业→产业→政府间的资源再整合。研究内容与研究人员的研究需要和生活息息相关,这就造成了之前已经有了良好口碑的研究项目,因为没有了后续的产品,很难保持热度。由于网络的虚拟性、自主性,在虚拟的数字化环境中,老师和研究者不能实时地监控在线的学生。另外,学生们更容易从网上获得知识,如果在线上学习中,他们的互动气氛不够好,内容也不够吸引人,一些学生就会将学习的热情转移到其他方面,这会影响到学习的效果。
  总结:基于上述的SWOT分析后得知,地方高校商科专业在融入研学课程过程中,虽然存在一定的劣势和威胁的因素。但是正是这些因素的存在才能为二者的融合提供优势互补和资源支持,而良好的机遇和优势调节更为二者的深度融合创造更好的调节与支持,未来研学课程将从课程实践的角度融入到商科专业的第二课堂中,丰富学生的校外生活,而研学机构将进一步结合高校资源,与授课教师对于学生的学情进行有效分析后,完善课堂建设和地方为文化的融入,创新第二课堂的课程思政以及有效的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创业思维。
  参考文献:
  [1]https://www.fx361.com/page/2023/0424/21808009.shtml
  [2]https://www.ctnews.com.cn/dongtai/content/2022-01/20/con-tent_118130.html
  [3] 杜书英.基于第二课堂的商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途径探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3):35-36.
  [4] 章芬芬.地方文化融入地方高校的现状研究——以泰州学院为例[J].传播与版权,2023(9):100-103.
  [5] 申世轩,翁淑珍,谢慧敏,等.“云旅游”视域下江西高校研学游开发探索[J].商展经济,2022(23):36-38.
  [6] 万田户.高校研学旅行产品:现状、问题及其服务体系构建[J].黑龙江教育 (理论与实践),2021(2):54-56.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一四五”规划2022年度研学实践教育与劳动教育专项课题“研学课程融入地方高校商科专业第二课堂对学生创新能力影响的研究”(项目编号:2022ZJY1724)。
  作者简介:陈芳,女,广西人,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研学旅游;通讯作者:卢雯君,女,广西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研学旅游、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旅游。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综合物流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研学课程融入地方高校商科专业第二课堂可行
  本文所版面
【第 12 版:物流与供应链理论专刊-学术与理论】
«上一版 下一版»
现代物流报社 http://www.xd56b.com/ 版权所有123
技术支持:喜阅网(www.xpl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