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钢铁物流 - 综合物流 - 物流云计算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订阅注册] [找回密码]  
英美涉疆供应链上演“双簧”
  □本报记者朱睿颖
  6月27日,美国之音等报道,总部在德国慕尼黑的反华组织“世维会”和“全球法律行动网络”在对英国法院的上诉中胜诉,这一诉讼推翻了英国最高法院在2023年颁布的一项不对所谓中国新疆强迫劳动的棉花产品的进口禁令的决定。
  对此,“世维会”发布声明称:“这是全球第一起针对强迫劳动产品供应链和维吾尔等突厥民族的强迫劳动的法庭案件,企业需要审视自身供应链是否合规,否则将面临被起诉的风险。”
  7月8日,美国国土安全部发布2024年版《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案》 (UFLPA,简称“涉疆法案”)战略更新,引发各界关注。这份战略文件以所谓维护人权名义,打击全球供应链中强迫劳动为名,实则从法律上推进美国穷疆遏华,对国际贸易和相关企业运营将产生深远影响。
涉疆法案实体清单再次扩充
  美国这一战略更新的重点是涉疆法案实体清单的显著扩展和新增了高优先级执法行业。“涉疆法案”更新中强调,自2022年以来工作组首次确定了新的执法重点行业——铝、聚氯乙烯(PVC)和海鲜,并指“这些行业之所以被确定,是因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维吾尔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被强迫劳动或被国家转移劳动力的风险较高”。
  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的强力执法。自2022年6月以来,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审查了9000多批货物,总价值超34亿美元,涉及服装、汽车零部件、化学品、电子产品、光伏等多个领域。“涉疆法案”的可反驳推定将禁止进口到美国的商品划分为两类:全部或部分在新疆生产或经由被列入实体名单的实体生产。这些商品想要进口需要有强有力的证据证明其不是“强迫劳动”的产物。
  二是扩大“涉疆法案”实体名单。过去13个月里,美国在实体名单中新增了48个实体。这些实体来自农业、纺织业、制造业等众多行业,并生产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其他省份。美国认为,这代表着“非法商品”深入“污染”了全球供应链。
  三是指定新的执法重点行业。据今年的更新,美国认为铝、聚氯乙烯(PVC)和海鲜更能体现新疆维吾尔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强迫劳动,并且具有更高的国家劳动力转移风险。FLETF已将这些行业中的实体列入“涉疆法案”实体名单,并将继续优先审查这些行业中的其他实体,以采取各种其他执法行动。
  四是与利益相关者的加强合作。“涉疆法案”认为,私营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在应对全球供应链中的强迫劳动具有重要作用,美国需要与广大国际伙伴展开合作,提高国际社会对强迫劳动风险的认识,并扩大FLETF对最佳实践的集体知识。目前,加拿大、欧盟、日本和墨西哥,正在制定相关制度,防止强迫劳动制造的商品进入合法市场。 (下转10版)
(上接9版)
欧美对华供应链态度
  持续恶化
  7月5日,欧盟公布了《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指令》全文,俗称“欧盟供应链法”。
  这一指令将对在欧盟运营的大型欧盟和非欧盟公司引入强制性的人权和环境尽职调查要求,对尽职调查过程的有效性进行持续跟踪和公开披露,以“监测与公司自身、公司附属实体及公司全球供应链中的商业伙伴的经营活动,以识别、预防、应对实际或潜在的不利人权和不利环境的影响”。
  早在2021年12月,美国总统拜登正式签署所谓“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案”,禁止从新疆进口一切产品,除非企业能“自证清白”,证明供应链中未出现所谓“强迫劳动”。
  美国国务院宣称,解决所谓“强迫劳动”问题是拜登政府的优先事项,这项新法律为美国政府提供了新的工具,以防止用“强迫劳动”制造的新疆商品进入美国市场,并进一步促进对侵权行为的人和实体的问责。
  2023年1月,《德国供应链企业尽职调查法》 (即《德国供应链法》)正式生效。自2024年起,这一法案适用于注册地或总部、总公司或分公司位于德国且在德国的员工人数超过1000人的企业。
  对于大型德国跨国企业的中国子公司,由于其自身业务可能受到德国母公司的决定性影响,进而依据《德国供应链法》,其自身业务也需纳入德国母公司业务范畴考量,需一体化的落实《德国供应链法》项下的各项义务。对于符合《德国供应链法》适用范围内的德国企业的中国直接供应商,受到的影响将最大。
  世界贸易组织前副总干事、商务部原副部长易小准表示,近几年,一些大国以泛国家安全为由,推出各种违反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的单边保护主义措施,“连WTO的争端解决机制也无限期地‘瘫痪’了。”
  今年3月发布的《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4年度报告》显示,自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陷入困境以来,2013年至2017年全球平均每年出台约500项贸易限制措施,2020年这些限制措施增加到1500项,2022年又猛增至2800项,约是2019年的3倍。
  由于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被边缘化,目前已有29项国际贸易争端无法得到解决。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正式报告的“贸易关切问题”也从2016年的31个增加到2022年的130个。
  另据全球贸易预警机构发布的全球贸易干预措施统计数据,在2008年11月至2024年1月期间,各国政府实施的歧视性政策措施约为5.17万项,约为有助于商业活动的政策措施总数的5.2倍。
所谓关心供应链人权责任
  近年来,美国对华政策愈加激烈,对我国新疆地区陷入一种扭曲心理。美国国会众议院先后于2019年炮制所谓“2019年维吾尔人权政策法案”,2021年又炮制了所谓“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这是美国为维护自身霸权主义的典型操作。
  美国国会持续推动涉疆法案,高举“人权”大旗,将其作为攻击他国的政治武器,是美国包装其干涉其他国家或地区行径的借口之一。
  然而,本轮巴以冲突以来,美国一边摆出努力阻止中东局势升级的姿态,另一边却继续推动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
  今年1月26日,位于荷兰海牙的联合国国际法院就南非指控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实施“种族灭绝”案作出裁决。该法院陪审团决定对以色列采取“临时措施”,命令以色列在其权力范围内采取一切措施防止种族灭绝,必须采取措施改善人道主义状况。
  事实上,美国是以色列最大的武器弹药来源。白宫新闻秘书让-皮埃尔称,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开始以来,只有一次重型炸弹的运输被暂停,而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武器仍畅通无阻。
  据《以色列时报》6月29日报道,两名美国官员称,自去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美国政府已经向以色列交付至少1.4万枚重量为2000磅的炸弹、6500枚重量为500磅的炸弹、3000枚“地狱火”空对地导弹和大量其他弹药。《华盛顿邮报》7月10日报道称,美国正在恢复向以色列交付重量为500磅的炸弹。
  面对仍在发生的种族灭绝,美国及推出供应链法的欧盟在装聋作哑;面对捏造的种族灭绝,美国不遗余力对华讲所谓供应链人权责任。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综合物流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英美涉疆供应链上演“双簧”
  本文所版面
【第 10 版:大宗商品流通-流通观市】
现代物流报社 http://www.xd56b.com/ 版权所有123
技术支持:喜阅网(www.xpl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