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钢铁物流 - 综合物流 - 物流云计算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订阅注册] [找回密码]  
冷链如何让鲜品穿越时空?

  □ 高文孙莹
  冷链是被市场需求不断推着走的行业。生鲜肉类、水产品、高端水果等相关冷链商品的流通,与高品质、精细化、安全性和透明化的冷链物流服务息息相关。2023年,我国冷链市场规模达5170亿元,占全球冷链市场规模的比重约为25%。3.5亿吨冷链物流需求总量、2.3亿立方米冷库总量、43.2万辆冷藏车市场保有量……冷链的基础设施保持着稳定的增长。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生鲜产品冷链流通率仍有较大差距。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发布的《农产品产地冷链研究报告》显示,当前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的冷链运输率分别为35%、57%、69%,而发达国家的平均冷链运输率在90%以上,这也就导致我国生鲜农产品的流通损耗一直居高不下。以肉类为例,我国流通损耗在12%左右,而美国的肉类流通损耗率只有3%。
  一个链条中间不稳,就会造成两端的不平衡。流通中的高损耗往往造成高昂的物流成本,这一成本也只会顺势流向下端消费者,而上游的生产端——农户们却并没有收到应有的高价利润回报。人们常说的好品卖不上好价,其中一个关键缺失点就在冷链。
  从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以改装冷藏车为代表的制冷设备,到后来技术、管理全面升级的智能冷链的开发,我国冷链产业在与日俱增的市场需求中不断跃级升迁,逐渐进入标准化、模块化的快速发展阶段。
  如今,在农产品领域,从产地冷库、批发市场冷库、冷藏运输车再到销地冷库,环环紧扣,实现了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全程冷链“保驾护航”,成就了日益丰富、新鲜、安全的多彩生活。
  从上游生产端的原产地冷库预冷,到中游渠道的干线长距离冷链运输,再到下游销售端冷链配送,冷链在每一环节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持续扩张版图的冷链物流
  随着冷链运输技术的不断发展,快递行业在生鲜农产品寄送领域已越发接近生产一线,加之物流枢纽的不断扩张也让同城次日达、全国72小时达成为日常,冷链让消费者先一步享受新鲜的同时也给农户吃了一颗抵御市场风险的定心丸。
  作为烟台最大的樱桃市场,张格庄大樱桃市场内建成6000立方米果品气调贮藏库1处,实现农产品检测、预冷、加工冷藏、配货、收储等一体化服务,年预冷、贮藏700余万斤大樱桃。“您要寄去哪里?寄樱桃的话必须走冷链运输。”每年5月,在山东烟台张格庄樱桃大市场里,放眼望去全是火红的樱桃,农户骑着三轮车一筐筐地搬下刚采摘的樱桃,快递小哥拿着包装箱穿梭其中,确认完寄件地址,一箱箱现采现发的樱桃就沿着冷链的轨道奔向了全国各地。
  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一方面,能够形成流通关键还要能把货卖出去。据烟台市福山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余彬介绍,张格庄大樱桃市场已与全国200个城市销地仓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南至福建、广西,西至新疆、宁夏,都可以通过冷链物流系统进行精准配货。
  对于产地冷库存量最大的山东来说,其冷链物流发展走在全国前列靠的不仅是数量上的领先,还有产销对接机制上的完备。“十四五”以来,山东省鲜活农产品腐损率下降18%、冷链流通量占比提升20%,也助力山东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品牌化发展。如今,山东的冷链物流设施已由点形成链,再由链连成网,形成了集仓储、集散、物流、配送于一体的冷链物流服务网络。
  环节少了,损耗自然降了。按照以前的流程,樱桃从田间地头到产地批发市场,然后运到销地批发市场,再到超市或菜市场,还要等待不知道何时会来采购的消费者,其过程中的损耗可想而知。
  原产地直采的目的在于缩短供应链,借用自身冷链运输的优势,最大程度提升消费者收到的生鲜农产品质量。如今,顺丰拥有自建的智慧冷链物流系统,冷藏车厢可多温区控温,后台24小时不间断监测在途货物温度,实现全程可视化控制,能为客户提供透明可信的供应链服务。
  随着专业化程度的提升,在冷链干线运输环节,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占据主导地位。调研数据显示,我国现存冷链物流相关企业数量超20%的增长率,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服务链条也逐渐向供应链两端延伸。
  四川这个农业大省蕴藏着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而玉湖冷链通过在成都和眉山两地建立交易中心,开启了一扇扇通往全球市场的“食材之门”。
  在链主企业的指挥下,联动区域内及海内外食材供应链领先企业,引领百余家海内外水果品类的供应、组织及配套服务领先企业共同入驻玉湖冷链创新构建的兼具产销集散功能的农产品流通平台,提升四川和西部地区在全球食品市场的交易量和影响力。
  根据中物联冷链委发布的《2023冷链物流TOP100企业分析报告》可以看出,80%以上的TOP100企业已使用仓储管理、温湿度监控、GPS和运输调度系统。产品追溯、温度检测、规模化包装、线路规划等新技术的出现,推动冷链物流加速向智能化、规模化、系统化、信息化发展。
钻研精进“最后一公里”
  的生鲜电商
  冷仓、冷运、冷配……除了固定的冷媒,全程冷链不仅需要成熟的仓储网络体系、广泛的冷链运输干线,哪怕是“最后一公里”的末端配送,都要讲究即时、保鲜。
  得生鲜者得天下,冷链需求的爆发增长还与生鲜电商紧密挂钩。在外卖行业和电商行业迅猛发展的今天,有一批人瞄准生鲜电商,力图向传统的菜市场购买模式发出挑战,冷库也从最初的储存型逐步发展为现在的物流配送型。
  3公里配送、10分钟出库、30分钟送达……前置仓也好、前店后仓也罢,各大生鲜电商为了满足消费者对新鲜和效率的追求,将销地仓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城市中心仓对我们来说不仅是周转冷库,也是我们进行商品决策的重要信息源。”本来生活全国仓储物流负责人吴健伟表示,本来生活通过自主研发的“生鲜大脑”(WMS系统),记录商品从入库到出库的周转时间,交给采购和经营方去进行产品的优化。而且“生鲜大脑”系统也方便进行时效管理,对于没有卖出去的临近保质期的产品,系统会自动在前端商品界面进行下架,仓库里也会剔除此项商品,并随即转入损耗处理流程。
  由于直面消费者,生鲜电商往往更能了解市场需求。近几年冷链的不断发展也让老百姓对生鲜冷链食品的理念有了新的认识。“我们从冷冻三文鱼转向冰鲜三文鱼售卖的时候,有很多客户投诉说收到的三文鱼是软的、坏的,但其实它的品质更好。现在我们的很多老用户都理解并接受了,如果收到的冰鲜三文鱼有冰碴,反而会投诉。”吴健伟说。
  对产品品质的追求倒逼着生鲜电商在冷链建设方面的不断进步。“我们接下来还会对仓内制冷设备进行迭代升级,解决我们自研系统一些底层逻辑方面的问题,让整个城市仓的管理更智能化、合理化。”吴健伟说道。
保质、保价、保竞争力
  顶着大太阳,贴着“化冻必退,不冰必赔”标语的生鲜配送箱在大街小巷穿行。从消费者角度看,冷链保证的是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安全,但从产业角度看,冷链的持续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满足的是产业需求,提升的是供应链的透明度和效率。
  冷链的日益完善是农产品商品意识的逐步前置。链条中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的逐步进步,也带动机械化分级、清洗、包装等采后处理技术装备的投入,从而提高产地商品化处理水平,促进多元流通业态发展,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只有延长农产品的“寿命”,才能继续在农产品上做文章,将销售效益最大化。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冷链的意义已不仅仅是延长传统“大路货”的储存期、销售期,而是逐渐发展成为乡村“土特产”走向市场的“标配”,这也是从一产迈向二产加工的必需环节。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表示,城乡冷链物流是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促进产销对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桥梁。为保障乡村鲜活农产品顺畅出村进城,促进城乡市场高效畅通,高质量推进城乡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才能为加快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有效支撑。
  家门口新鲜依旧的冻品、不再坏在地里的农产品、市场上不断攀升的品牌价值……我们有理由期待冷链的进一步发展让消费者更便捷地享受到千里之外的新鲜,同时也能真正地让好品卖出好价,让农业现代化进程在保质保价保竞争力中持续向前。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综合物流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冷链如何让鲜品穿越时空?
  本文所版面
【第 5 版:冷链】
现代物流报社 http://www.xd56b.com/ 版权所有123
技术支持:喜阅网(www.xpl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