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钢铁物流 - 综合物流 - 物流云计算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订阅注册] [找回密码]  
中国钢铁业如何应对美关税政策影响
稿件来源:常河山
  □本报记者常河山
  据中新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2月10日在白宫签署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
  白宫表示,对进口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旨在促进美国国内钢铁行业的生产和就业。最新措施还取消了对部分贸易伙伴的钢铝免税配额和豁免政策。
  路透社称,这项新关税将在现有金属关税基础上叠加,标志着特朗普贸易政策改革的又一次“重大升级”。
目的:意在促进制造业回流美国
  2月1日,特朗普就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并将对进口自墨西哥、加拿大两国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加拿大能源产品的加税幅度为10%。
  特朗普不断加码关税工具,到底基于何种目的?这将给美国和世界经济带来什么影响?中国钢贸又该如何应对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影响?
  特朗普不断挥起关税大棒,有其经济、政治和战略三个层面的“愿望”。
  特朗普认为,利用关税政策可以保护美国本土产业,尤其是制造业。通过提高关税减少进口商品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从而促进制造业回流,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特朗普主张通过关税保护钢铁、汽车等传统行业,以提振美国经济。此外,特朗普还希望通过增加关税,来平衡美国的贸易逆差,减少对外国商品的依赖,从而增加美国的财政收入。
  实际上,关税政策也是特朗普实现其政治目标的工具,通过关税政策展现美国的强权地位,迫使贸易伙伴就范,从而达成对美国有利的贸易协议。
  另外,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也具有明显的地缘政治意图。他试图通过关税手段,将国际价值链收缩至北美地区,减少对全球供应链的依赖,从而增强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对媒体表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对美国商品市场占有率只有短期效益,却潜伏着中长期弊端:
  一是提高关税将引发全球贸易战,使美国经济受制于成本上升,会对制造业带来更多困难,削弱美国产业的竞争力。
  二是增加关税导致商品销售成本增加,会推升CPI水平,抑制老百姓的消费热情,导致美国经济增长相对疲软,甚至可能带来技术性衰退。
影响全球钢铁供应链或重构
  尽管美国加征钢铁关税旨在保护本土产业,但2025年的实际运行数据显示,美国国内钢铁业已面临显著反噬效应。
  首先,美对外加征关税的同时,也导致了美企业成本抬升,也削弱了美制造业竞争力。纽柯热轧卷板2025年1月均价达1150美元/吨,较中国进口成本(含运费及关税)高出18%,导致通用汽车等车企本土采购成本增加13亿美元/年; (下转2版)
(上接1版)
  为了降低成本,有企业选择产业链外迁。特斯拉将Model Z电池包外壳生产转移至墨西哥,美国本土冷轧钢需求减少42万吨(占2024年用量的29%)。
  其次,美加征关税政策,导致企业技术升级滞后与产能错配,特种钢进口依赖加深。
  2024年美国电炉钢占比仍为71%,低于欧盟 (84%) 和中国(78%),高能耗高排放制约绿色溢价能力;高端轴承钢、核电用钢对日本、瑞典进口依存度升至36%,较调整关税前提高17个百分点。
  而且,美国的就业也受到影响。美国劳工部2025年Q1数据显示,钢铁业新增岗位1.2万个,但汽车、机械等下游行业裁员超5.7万人。
  无疑,美对外加征关税政策,导致了世界贸易壁垒升级和全球供应链重构,区域性贸易协定加速布局,引发了发展中国家产业波动。
  美国自2018年起对输美钢铁、铝等商品加征25%关税,并针对特定国家发起301调查(如2023年对东南亚光伏组件加税50%)。根据WTO数据,此举导致全球受关税影响的贸易额超1.2万亿美元(2024年),迫使企业重构供应链。例如,越南对美电子出口中跨国贴标占比从2020年的18%升至2024年的39%。
  美国加征关税,给世界贸易带来了关税压力,推动RCEP成员国间贸易额增长27%(2023-2024年),CPTPP新增英国等3个缔约方,非洲大陆自贸区(AfCFTA)关税削减进度提前18个月完成。这种“去美元化”贸易结算比例已从2018年的15%升至2024年的32%(SWIFT数据)。
  印度商工部2024年数据显示,印度钢铁业因美国关税转口量锐减47%,印尼镍矿加工品出口却因电动汽车需求激增320%。这种分化显示关税政策对资源型和技术型经济体的非对称影响。
  麦肯锡调研结果显示,美国的关税大棒最直接的效果,是2024年美国钢铁自给率达到82%,美国关税政策虽保护本土部分产业,却加剧了全球贸易摩擦,推动12%的跨国企业将生产设施转移至自贸协定覆盖区域。
  美国舆论认为,美关税措施可能伤害自身,影响美经济增长。《华尔街日报》称,美关税政策是“历史上最愚蠢的贸易战”。
中国钢铁需多元化布局国际市场
  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及世界钢铁协会(World Steel Association)的公开数据,2024年,对美钢铁出口的国家中,加拿大、墨西哥、巴西、韩国、日本排行前五,出口量分别为680万吨、550万吨、420万吨、380万吨、310万吨。
  而中国,在2024年对美出口钢铁约180万吨,直接出口量排名第七。
  长期关注国际钢材市场的周特对现代物流报记者表示,特朗普25%的新关税政策,对中国钢铁业影响较小,但从之前的0~17%提高至35%,显著增加了中国钢铁对美出口成本,削弱了其在美市场竞争力,并可能导致中国钢铁出口量下降。
  业界人士测算,中国对美直接出口钢价,或将因关税冲击提高30%(叠加现有反倾销税),预计180万吨年出口量或降至70万吨以下,其中,普钢(热轧卷板等)出口将基本归零。
  另外,美对中国钢铁对美贸易加征关税,还可能引发中美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对全球钢铁供应链产生连锁反应,或将对中国钢铁出口和相关产业链带来较大压力。
  实际上,对美国的关税大棒,中国钢铁业并不陌生。
  2025年2月1日,美国政府宣布: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其中钢铁产品的关税税率从25%提升至35%。这一政策是继2024年美国政府对半导体、电池、太阳能电池及钢铁、铝等产品加征关税(此前关税为0~17%,2024年增至25%)后的又一次升级,直接针对中国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
  兰格钢铁网信息中心主任王国清在接受现代物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对外加征关税政策,对于钢铁国际贸易将产生较大影响。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出口美国钢材89万吨,仅占我国钢材出口总量的0.8%。但贸易保护的提升,对于我国钢材的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将产生一定的抑制。
  王国清认为,面对贸易保护升级的压力,中国钢铁业一方面借助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更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另一方面,要在国际市场加强多元化市场布局,积极拓展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国家级区域,加强国际区域合作,在技术和产品方面增强企业竞争力,在全球保有竞争优势;此外也要运用法律手段,积极应诉,维护自身权益。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综合物流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中国钢铁业如何应对美关税政策影响
  本文所版面
【第 1 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现代物流报社 http://www.xd56b.com/ 版权所有123
技术支持:喜阅网(www.xpl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