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2025年4月9日 星期三 首页 - 钢铁物流 - 综合物流 - 物流云计算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订阅注册] [找回密码]  
“长三角”物流业协同降本增效,将对物流产生什么影响?
稿件来源:宗合
  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其物流网络的发达与运输成本的低廉,使得该地区素有“包邮区”之称。然而,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长三角的物流行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长三角三省一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联合制定了《长三角区域物流提质增效降本行动方案》 (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行动方案》共提出了七大行动37项举措,涵盖了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供应链协作等多个领域,旨在全面推动长三角区域物流提质增效降本。
  1.区域物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行动
  推动打通、织密、建强区域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行动方案》具体措施包括实施长三角铁路货运、内河水运联通工程,加快推进沪通铁路二期、北仑支线复线、宁芜铁路扩能改造、宿连航道整治等项目,实现江苏“两纵三横”干线航道基本联网贯通,以及浙北集装箱主通道内河三层集装箱船舶通行等。
  2.区域物流运输方式多式协同行动
  为了协同破除多式联运“中梗阻”,《行动方案》提出合力开展“一单制”“一箱制”试点,打造海铁联运精品线路。例如,宁波舟山港探索创新多式联运“一单制”,在“渝甬通道”运营平台中推动中远海、马士基等船公司签发海铁联运全程运输提单;江苏淮安-上海港率先试点“以箱促链”,实现海运集装箱在铁路站点“放箱直提”,“不换箱、不开箱、一箱到底”,货运时间降低近一半。
  3.区域物流科技创新联合攻关行动
  推动发展物流新质生产力,提升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具体措施包括围绕新型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智能物流装备应用、物流大数据应用等领域,共同推动物流数智化、绿色化转型。例如,推进长三角物流信息数据共享开放,谋划建设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协同打造低空多场景应用示范体系;推进新能源集装箱重卡充换电设施建设,支持纯电、氢能在货运车辆及内河货运船舶的应用;统筹规划布局区域冷链物流节点,支持冷链物流信息平台共建共享。
  4.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行动
  推动降低物流全链条成本,优化资源配置。《行动方案》具体措施包括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协调。例如,安徽开通首列合肥-上海光伏逆变器铁海联运班列,国内运输环节成本下降45%;三省一市海关创新物流监管协作,深化推动“联动接卸”模式,实现长三角三省11个港口与上海洋山港“视同一港”,进出口货物“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每个进口和出口集装箱可分别降低物流成本200元和400元。
  5.区域物流规则标准贯通行动
  该行动旨在推动设施衔接、信息共享、标准协同。具体措施包括完善物流标准体系,推动区域物流规则标准的统一和衔接。这将有助于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6.国际物流网络畅达提升行动
  推动提升国际物流竞争力和供应链韧性。《行动方案》具体措施包括拓展国际物流通道,加强与国际物流企业的合作,提升国际物流服务水平。例如,开通中国-墨西哥远洋滚装航线,通过减少中转环节、充分整合航运资源,降低单车出口海运费28美元/车,单航次可为出口车企降低物流成本9.8万美元。
  7.区域物流高质量发展协同保障行动
  推动降低企业要素成本,促进物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具体措施包括通过财政政策、税收减免等措施,鼓励企业在物流降本增效方面进行创新;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升行业整体素质;健全市场机制,促进公平竞争,确保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在《行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长三角地区形成了一批典型案例,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推动了物流降本增效取得切实成效。
  1.海关创新物流监管协作
  长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发达,大量进出口货物通过上海港中转集散。为了进一步提高物流效率,上海海关与南京、杭州、合肥等海关创新启用“联动接卸”监管新模式。该模式下,长三角各港口与上海洋山港“视同一港”,实现进出口货物“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自2020年11月3日在洋山港和太仓港之间开展首票试点以来,已覆盖长三角三省11个港口。根据测算,每个进口和出口集装箱可分别降低物流成本200元和400元。
  2.开通“陆路航班”业务
  长三角货物贸易往来密切,各城市空港间市场需要相互“补位”。为了支持区域空港协同运作,长三角地区开通了“陆路航班”业务。例如,杭州海关会同上海、宁波等地海关,在长三角相关空港间开通“陆路航班”业务,助力长三角空港物流辐射范围进一步加大。2024年前10个月,杭州萧山机场口岸的陆路航班货运量为2.42万吨、同比增长37.98%。
  3.推动“港-船-货”分离
  传统内河多式联运模式装卸和衔接环节多,驳船公司规模小、经营分散,难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为了优化口岸外贸营商环境,长三角地区推动“港-船-货”分离模式,引导内河码头、内河驳船运营商以及内陆集卡车队等外部资源,以统一的费率和服务标准组织形成内河多式联运服务产品。与传统公路运输相比,出口客户物流成本平均降低了20%~30%。
  4.打造国际滚装运输船队
  为了助力奇瑞、江汽汽车出口,长三角地区开通了省内芜湖港、安庆港内河滚装运输航线,与上海等枢纽海港实现江海直达。同时,安徽省港航集团、奇瑞汽车和江汽集团共同成立安徽航瑞国际滚装运输有限公司,分批投建10艘“7000~9000车位”远洋滚装船舶,建立可靠、稳定、安全的滚装运输体系。在自有船舶建造交付前的运力空缺期,利用租船运营模式开通中国-墨西哥远洋滚装航线,通过减少中转环节、充分整合航运资源,降低单车出口海运费。
  《长三角区域物流提质增效降本行动方案》的出台和实施,是长三角地区应对全球竞争挑战、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实施七大行动37项举措,长三角地区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供应链协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物流成本得到了有效降低,经济运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宗合)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综合物流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长三角”物流业协同降本增效,将对物流产
  本文所版面
【第 3 版:热点】
现代物流报社 http://www.xd56b.com/ 版权所有123
技术支持:喜阅网(www.xpl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