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无人驾驶驶入商业化快车道 2025或现供需两旺
□ 陈燕南 近年来,无人驾驶备受各界关注。一方面是无人驾驶企业上市热潮涌动;另一方面则是商业化应用进展加速。在商业化应用推进进程中,露天矿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场景之一。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露天煤矿无人驾驶技术应用发展报告》数据显示,预计2024年露天煤矿无人驾驶矿卡数量达到2500辆,较2023年的1131辆增长超120%。2024年,已然成为中国露天矿无人驾驶商业化元年。 对于2025年无人驾驶矿卡的发展,易控智驾战略副总裁林巧表示,2025年全国无人驾驶矿卡落地数量将超5000台,无人驾驶在新增矿卡中的渗透率将达到20%。 2024矿山无人驾驶迎来商业化元年 前几年,国内矿山无人驾驶行业曾掀起一波融资热潮。不过,当时行业内多数企业均专注于技术研发,尚未形成规模化商业落地。 2024年,中国矿山无人驾驶迎来商业化元年。从车辆数量来看,仅露天煤矿无人驾驶矿卡数量就达到了2500辆,较2023年实现了120%的增长。至此,在矿山人眼中,矿山无人驾驶不再是用来测试的Demo,而是成为了真正的生产力和智能化转型的重要抓手;在无人驾驶赛道中,大家对矿山场景小赛道、小场景的固有认知也在发生转变,矿山场景已然成为最先规模化落地的、真正解决场景难点和痛点的场景之一,在这一场景中,大家切实看到了矿山无人驾驶的具象价值。 露天煤矿传统生产中面临着安全生产和招工难、用工贵等难点痛点,智能化转型是必然趋势。露天矿无人驾驶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点,是典型的新质生产力。 林巧认为,矿山无人驾驶之所以在2024年实现跨越式发展,主要是因为其解决了安全运行、连续高效作业、降低成本三大痛点。同时,他认为,无人驾驶的规模化应用已推动了传统矿山行业顶层设计的重新思考,如政策法规的加速出台、智能化标准的建立、矿山管理标准的调整、人才梯队建设的重新规划等。同时,矿山无人驾驶还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引领全矿智能化变革。 2025年矿山无人驾驶关键词:供需两旺 有业内人士认为,2024年之所以成为矿山无人驾驶的商业化元年,主要源于易控智驾等头部企业的带动。 2024年,易控智驾的发展可从数据中窥见一斑:赋能的矿卡数量达到1000台,在露天矿2024年新增矿卡总量中占比8.3%。 那么1000台意味着什么呢?对此,林巧表示,要从两个维度看这个数字。 其一,国内矿车每年的销量约为1.5万台,1000台在其中所占的渗透率约为8%。新能源汽车在2020年至2021年期间的渗透率大致处于8%的水平,而这一阶段正是其起量并迈向发展的起步阶段。 其二,从智能化、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的角度,1000台也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对于智驾圈行业来说,1000台证明了无人驾驶真的可以变成商业化的工具。“从国内区域分布来看,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正不断拓展。不仅在新疆、内蒙古的大型矿区广泛应用,在河北、山东等地的中小型矿区也开始规模化采用。我坚信,2025年这一技术将迎来全面爆发。除煤矿领域外,其他各类小型矿种也会纷纷应用,届时,露天矿运输采用无人驾驶技术将成为行业共识。”林巧表示。 在林巧看来,目前,相关技术能力与产品的商业价值均已基本成熟,可以预见,在未来三到五年,无人驾驶在矿业领域也会得到行业的广泛认可。 展望2025年的矿山无人驾驶发展,易控智驾方面给出两个关键词。一个关键词是“供需两旺”。从供应端来看,技术及产品稳定性可满足矿山日常生产所需,且具备了快速复制的能力;从需求端来看,传统矿山的智能化、安全、绿色转型日渐迫切,而无人驾驶是其中的关键一环,同时,矿方开始认可无人驾驶的生产能力。另一个关键词是“AI增量”。AI加持下,无人驾驶赛道将出现新的增量机会,实现产业链横向和纵向的双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