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钢铁物流 - 综合物流 - 物流云计算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订阅注册] [找回密码]  
刚果(金)暂停钴出口以应对“全球供应过剩”,中企如何应对?
稿件来源:金
  □ 梁宝欣
  当地时间2月24日,刚果(金)战略矿产市场监管控制局发声明宣布,未来四个月,刚果(金)将暂停钴出口。这项措施自2月22日生效,刚果(金)将在三个月后进行评估,届时可能会根据情况调整或解除暂停措施。
  受此消息影响,钴概念股于2月25日走强。2月25日收盘,寒锐钴业上涨8.03%,腾远钴业上涨8.17%,天华新能、华友钴业、西藏矿业等跟涨。
  不过,2月26日收盘,寒锐钴业、腾远钴业、华友钴业分别跌1.59%、1.89%、0.41%。
出口禁令将严重影响
  全球钴供应
  资料显示,钴具有延展性、柔韧性、耐磨性、耐腐蚀性和高硬度等特性,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电气电子、化学工业、陶瓷工业、电池制造等领域。
  据USGS数据,2024年全球钴产量同比增长21.8%至29.0万吨,其中,刚果(金)为全球最大产钴国,产量同比增长25.7%至22.0万吨(占比约75.9%)。据Mysteel引自刚果(金)央行的数据,2024年1~11月刚果(金)钴出货量达到18.4万金属吨,Mysteel预计2024年全年出货量达到20万金属吨,同比上涨44%。
  刚果(金)声明表示,此次暂停钴出口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对全球钴市场供应过剩的局面。
  中信证券测算如果该国的钴出口禁令严格实施,或影响刚果(金)接近7万吨的钴出口量,对全球钴市场将产生较大影响。
  中信证券还指出,钴一般存于铜钴伴生矿和镍钴伴生矿中,铜价高涨和镍产能增长带动钴矿产量大幅增长,而消费电子等下游需求增长有限,因此钴市场供应过剩严重,导致钴价长期下跌。
  百川盈孚数据显示,2024年钴市场整体处于震荡下跌态势。截至2024年12月31日,电解钴市场均价为20.22万元/吨,较2023年相比下跌7.17万元/吨,跌幅26.18%。
  受刚果(金)宣布暂停钴出口四个月影响,2月25日钴价大幅上涨。数据显示,2月25日,钴价为1670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上涨5000元/吨。
  中信证券在相关报告中指出,据国际钴业协会预计,2024年全球钴供应过剩量约为5万吨,我们预计2025年全球钴供应过剩量将维持这一水平。如果刚果(金)的钴出口禁令严格实施,全球钴市场在短期内或将转为短缺,钴价有望企稳反弹。
  2月26日,国信期货首席分析师顾冯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出口限制政策实施后,钴价已小幅回升至45000美元/吨。然而,市场分析认为,尽管供应减少,但需求端增长乏力,尤其是动力电池领域,三元锂电池受磷酸铁锂替代冲击,3C电子需求也无显著增长。“价格方面,短期内钴价上涨动力较强,但长期来看,随着无钴电池技术的发展以及印尼等国产能的释放,价格支撑不足。”顾冯达说道。
对国内相关企业影响分化明显
  受刚果(金)暂停钴出口四个月的消息影响,2月25日,钴概念股走势上扬。然而,到了2月26日,市场行情出现反转,钴概念股整体呈现下行态势。
  此外,顾冯达指出,从刚果(金)钴出口限制对我国产业链的影响来看,刚果(金)作为全球最大的钴生产国,而我国又是全球钴消费大国,对刚果(金)的钴矿依赖度较高。此次出口禁令直接导致全球钴供应的减少,预计刚果(金)2025年将减少约7万吨的钴出口量。这使得我国国内市场在短期内面临供应缺口,尤其是在当前国内库存水平偏高的情况下,供应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
  同时,顾冯达还从产业链角度分析刚果(金)的出口禁令对国内相关企业的影响分化明显。一方面,华友钴业、寒锐钴业等在刚果(金)布局产能的企业,其生产运营暂未受到直接影响。华友钴业在印尼的镍钴湿法冶炼项目已逐步达产,其华飞印尼年产12万吨镍金属量和1.5万吨钴金属量的项目已具备投料试车条件,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对刚果(金)钴矿的依赖。
  另一方面,对于依赖进口钴矿的下游企业,如动力电池和3C电池制造商,成本上升压力显著增加。不过,国内企业也在积极寻求替代方案,如加大国内资源开发力度,以及拓展印尼等其他海外市场的镍钴湿法冶炼产能。
  据了解,全球第一大钴生产商洛阳钼业2月25日对媒体表示,公司TFM和KFM矿区生产运营活动有序进行。公司预计该临时措施不会对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已成立专项工作组,与刚果(金)政府及行业管理机构保持积极沟通,密切跟踪政策执行进展。”洛阳钼业称。
  洛阳钼业表示,严格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MSCI的ESG评级保持AA级。公司生产的所有钴产品全部为清洁的、可追溯的工业矿产品,符合刚果(金)规范钴行业发展的政策方向。“一个稳定、健康的钴市场环境是所有利益相关方共同的愿望,并有利于钴行业长远可持续发展。”公司称。“面对动荡的市场外部环境,企业需加快产业升级,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向高端产品领域转型。同时,加速市场多元化,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市场,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此外,注重内部管理,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增强抗风险能力。”顾冯达说。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综合物流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刚果(金)暂停钴出口以应对“全球供应过剩
  本文所版面
【第 10 版:大宗商品流通专刊-流通观市】
现代物流报社 http://www.xd56b.com/ 版权所有123
技术支持:喜阅网(www.xpl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