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荒芜洼地到港航明珠 梁山港实现华丽嬗变
□王传钧 在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的土地上,一颗港航物流领域的璀璨明珠正散发着夺目光芒,它便是梁山港。梁山港,坐拥瓦日铁路与京杭运河的黄金交叉点,依偎梁济运河之畔,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谁能想到,如今这片繁忙兴盛的物流枢纽,往昔竟是一片荒芜的水洼地。而当下,梁山港已然成为“西煤东输”与“北煤南运”的咽喉要冲,稳稳担当起连接西部煤源产地与长三角经济区的重任。在“交通强国”的奋进征程中,梁山港正在华丽嬗变。 从公铁联运到通江达海 走进梁山港,只见煤流滚滚、波光粼粼、郁郁葱葱,这边车流如梭,那边机器轰鸣,港口码头上一艘艘货船款款而来,又沿着大运河满载而去……梁山港自2021年4月9日通航以来,到发量和销售额快速增长,仅2024年一年就实现集疏港量3202.93万吨,集装箱量达13.43万标箱,营业收入突破90亿元,公铁水多式联运效能凸显,为助推现代物流、赋能港航经济贡献了内河港口力量。 从最初的公铁联运到公铁水联运,再从公铁水联运到集装箱多式联运,短短几年间,梁山港一跃成为京杭大运河上“西煤东输、北煤南运、南货北调、集装箱运输”的大型航运物资集散地,实力铸就了瓦日铁路、京杭运河上的“黄金坐标”,在打通“工”字形多式联运大通道的同时,也让“内河水运”通江达海、“一带一路”联结全球变为可能。 从“运煤不见煤”到绿色低碳发展 据了解,梁山港储煤棚内设置了智能化抑尘系统,安装了雾炮、粉尘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等设备,建设了“测、控、治”一体化智能平台。同时配备相应数量的五参数粉尘监测仪,球机和枪球一体机摄像头与粉尘检测治理平台连接,实现空气质量监测监视设备和治理设备的综合线上管理,达到了“边监测、边治理”的目标。 近年来,梁山港积极创建绿色航道,坚持以“绿色动能”推动港航生态体系建设,引进108辆LNG新能源运输车、5辆纯电动港区道路清扫车和10艘LNG新能源船舶,成为京杭运河绿色航道建设的先行示范者。同时,梁山港全面梳理沿线环保问题,特别是为保障南水北调水质,全方位制定相关措施;持续关注水位,制定长期水位保持措施,确保航道运行不受影响。 从常规作业到智能化管控 在梁山港,智能化转型的浪潮正推动着港口迈向现代化。“老王,无人化大机操控培训你报名了吗?没有可得抓紧了,现在公司鼓励一专多能和高精尖技能人才培养,参加培训不光能学到前沿的操作技术,考试合格后还能享受一系列奖励措施呢!咱可不能落在别人后面呀!”济宁港航梁山港有限公司操作工小李的话,道出了梁山港对智能化人才培养的重视。 走进梁山港光伏发电煤棚处,偌大的储煤棚中空无一人,4台堆取料机却能延展起粗壮的“钢铁臂膀”穿梭于煤山之间,将煤炭有序堆积在相应的货位上,再由皮带输送机将物料传输到各个生产单位。这得益于公司以1号装船机、5号堆取料机为试点研发的“无人化”操控平台,操作人员只需在智慧调度中心动动手指,所有大机设备就能实现远程操控。在智慧调度中心,工作人员演示了“万吨列车智能卸车机房”的智能环保卸煤流程,轻轻点击鼠标,一次便可卸下两节车皮160吨煤,用时仅4分钟,同时配套使用的干雾除尘技术能大幅度抑制卸车过程中产生的煤尘影响。 从“物流枢纽”到港产城联动发展 梁山港是中国北方内陆地区的重要港口物流枢纽,依托瓦日铁路与京杭大运河在梁山交汇的独特优势,加强港口物流相关产业培育,实现了港口、物流、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了现代物流、煤炭深加工、家具建材、节能环保、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产业集聚。2023年梁山港区获批省级“梁山港航物流特色小镇”。 发展前港后厂的物流模式。梁山港以京杭公铁水多式联运为特色,打造占地12000亩的临港产业物流园,按照“前港-中产-后园”的模式,发展煤炭、钢铁等加工物流产业。梁山煤钢物流园区正全力推进建设,目标是打造成为年营业收入超过300亿元、年吞吐量达到5000万~ 7000万吨规模。 协同推进港产城联动发展。梁山港区与梁山县政府合作成立港航经济发展指挥部,共建临港园区,推进港口与腹地联系,为服务汽车产业发展,打造400亩钢铁物流加工基地,成为国家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典型案例。下一步,港航金属材料公司将以高端钢材加工为主体,仓储物流服务和贸易金融服务两翼协同发展,为客户提供“钢材加工、仓储物流、大宗贸易、金融服务、信息平台”为一体的供应链服务,打造“港航金属供应链平台”,并最终实现“港口+贸易+金融+免税港区+港产城”深度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