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钢铁物流 - 综合物流 - 物流云计算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订阅注册] [找回密码]  
快递企业主体责任明确 面临多元化市场需求
稿件来源:李唐宁
  □ 李唐宁
  《国务院关于修改〈快递暂行条例〉的决定》4月13日公布,将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快递暂行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的此次修订填补了在快递包装治理上的制度空白,明确了有关责任主体在全链条各个环节上的责任,为快递包装“全链条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专家表示,快递包装治理的目标是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在法规与标准体系的深入链接和良性互动助力下,有望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履责、行业自律、公众参与”的快递包装绿色发展新格局。
强化快递企业主体责任形成全链条合力
  近年来,我国快递业迅猛发展,2024年业务量达1750亿件,已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年人均接收快递超120件。但与此同时,规模巨大、增速迅猛的快递业务带来了快递包装的大量使用和废弃,包装物大量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等问题突出。
  此次修改主要针对快递包装问题进行专项修改,未涉及《条例》其他内容。总体思路上,坚持系统观念,围绕快递包装设计、生产、使用、回收、处置等环节完善制度措施,明确了企业、政府、行业组织、快递用户等各类主体的责任,力求形成全链条治理合力。具体来看,增加“快递包装”作为第六章是重要变化之一,包括了第三十七条至第四十五条。
  值得关注的是,《条例》强化了快递企业的主体责任。如第三十九条明确,“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在保障快递安全的前提下,优化快递包装方式和包装结构设计,节约使用包装物。”“鼓励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使用通过绿色产品认证的包装物。”第四十二条明确,“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制定并实施包装物回收利用管理制度,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包装物的回收利用率。”第四十三条明确,“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邮政管理部门报告包装物中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回收情况。”
共建产业生态平台推动行业自律
  快递包装具有使用量大、涉及面广、责任主体多、循环链路长的特点。专家表示,修订后的《条例》明确了有关责任主体在全链条各个环节上的不同责任,将逐步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履责、行业自律、公众参与”的快递包装绿色发展格局。
  公众参与也将助力构建社会协同共治格局。“从快递服务活动看,可循环快递包装推广、绿色替代材料应用、简约包装再生包装、快递包装废物回收等需要公众的理解、支持与配合。”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认为,在政府推动、企业履责和行业自律基础上,依靠公众广泛、积极、有效的参与,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才能实现社会协同多元共治。
法规与标准体系良性互动治理成效持续提升
  专家表示,《条例》实现了法规与标准体系的深入链接、良性互动,有利于从技术要求方面深化快递包装治理。
  邮政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潘迪对记者表示,《条例》重申了强制性国家标准是必须落实的要求,将企业是否落实快递包装有关强制性国家标准作为政府部门重点监督检查的事项。未来,《限制快递过度包装要求》将于2026年7月1日实施,成为《条例》的配套标准措施,将推动快递包装绿色发展走向深入。
  对于具体快递企业而言,本次《条例》修改无疑给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绿色物流分会秘书长刘然表示,“随着消费者对绿色包装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不断提高,企业也将面临更加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和差异化竞争。这将促使企业不断创新和优化自身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综合物流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快递企业主体责任明确 面临多元化市场需求
  本文所版面
【第 3 版:行业热点】
现代物流报社 http://www.xd56b.com/ 版权所有123
技术支持:喜阅网(www.xpl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