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钢铁物流 - 综合物流 - 物流云计算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订阅注册] [找回密码]  
强化“三力”共推京津冀协同发展
  □张旭
  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动员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京津冀地区考察调研,对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历史意义、推进思路和重点任务进行了系统阐述和统筹谋划。我们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精髓,不断强化“三力”,共推京津冀协同发展。
  首先,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形成合力。《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优化提升首都功能,发挥一核作用,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按照这一要求,就要进一步提升北京的辐射带动能力,消除三省市之间有形与无形的障碍,加快更多新区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完善城市群形态,优化生产力布局和空间结构,发挥京津两大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河北城市发展能力,实现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打造拥有高品质生活、人产城高度融合、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城市魅力彰显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为此,就要通过实现规划一体化、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城市群一体化、交通一体化,推动形成协同发展的合力。
  形成合力,重在落实。一体化中要统筹推动重点工作持续突破。比如,共建“轨道上的京津冀”,完善便捷畅通公路交通网,构建现代化机场群、港口群;建立一体化环境和退出机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水等环境污染问题联防联控联治,扩大区域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经济发展联动中,要按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理顺京津冀产业发展链条,打造优势产业集聚区,推动金融、土地、技术和信息等要素市场一体化改革,夯实三地共同发展的经济基础。
  其次,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部署,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被称为“千年大计”。在谋划之初,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建设雄安新区是一项历史性工程,一定要保持历史耐心,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他特别强调,要尊重城市开发建设规律,合理把握开发节奏,稳扎稳打,一茬接着一茬干。针对新区短时间内出现炒房等新动向,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防患于未然,不要掉以轻心,不要走弯路,务必系好新区规划建设的第一颗扣子。
  在雄安新区规划编制的重要阶段,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牢牢把握河北雄安新区功能定位,顺应自然、尊重规律,立足平原建城,打造中国特色城市风貌、突出生态治理和保护,坚持稳扎稳打,进一步提升新区规划质量和水平。雄安新区在规划、建设上表现出的沉稳和耐性,在快与慢、速度与质量之间的选择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央推进深化改革、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战略决心和定力。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过去几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上处于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的阶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入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需要下更大气力推进工作。所以,要有信心、有毅力、有办法,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始终坚持将一张蓝图绘到底。不能因为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又或者因为遇到难题或工作推进不顺利,就心生畏难情绪,打退堂鼓,甚至全盘否定当初的决策,这些都是错误的,要有长远眼光,大局意识,保持足够的历史耐心,坚持战略定力。
  再次,向改革创新要动力。以改革创新推动事业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特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动力要从改革中来、从创新中来。改革创新是摆脱增长乏力、收获不竭动力的关键。
  几年来,京津冀三省市和有关部门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良好开局。但是总体上看,仍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对接协调机制、行政管理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法制保障机制、生态补偿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打破体制机制壁垒,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推进京津冀人流、物流、信息流等一体化发展,形成产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模式。
  京津冀协同发展既是体制机制创新,也是发展方式创新;既是产业创新协同,也是空间布局协同,必须始终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将政策、产业、企业、人才以及资本等创新要素整合,推进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做好北京原始创新、天津研发转化、河北推广应用的衔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协同创新共同体,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综合物流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强化“三力”共推京津冀协同发展
  本文所版面
【第 A2 版:评论】
现代物流报社 http://www.xd56b.com/ 版权所有123
技术支持:喜阅网(www.xpl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