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国家物流枢纽名单即将公布
本报讯 记者获悉,经过数月申报筛选,第一批15个左右国家物流枢纽名单近日将公布,标志着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正式起步,诸多重大项目蓄势待发,将配合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需要,撬动区域经济新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首批国家物流枢纽既是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基本框架的重要支撑,也是今后各年度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建设的标杆和示范,将采取定期评估和动态调整的机制,对名单进行“增减”。除了中央层面加大用地、投资、金融等支持力度外,地方也在建设方案中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配套优惠政策。 十八大以来,我国物流业实现较快发展,相关专业设施和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完善,特别是一些地区自发建设形成一批物流枢纽,在促进物流资源集聚、提高物流运行效率、支撑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枢纽发展还存在系统规划不足、空间布局不完善、资源整合不充分等问题,亟待加快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布局和建设。 2018年底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 (下称《规划》),提出到2020年布局建设30个国家物流枢纽,形成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基本框架;到2025年,布局建设150个左右国家物流枢纽,同时推动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下降至12%左右。 根据实施方案,2019~2020年是国家物流枢纽网络的起步建设阶段,今年确定第一批15个国家物流枢纽。据记者了解,长沙、唐山等多地积极申报,相关部委对它们的建设方案进行专家评审、现场实地测评等之后,确定了最终名单。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彦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国家物流枢纽规划建设重点向基础设施存量资源条件较好,运营较为成熟的物流枢纽倾斜,优先支持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战略实施需要,不断整合既有存量资源、优化增量资源,不断完善国家物流枢纽功能、带动辐射能力和产业支撑能力,强化国家物流枢纽间的互联互通和协作联动,形成“枢纽+通道+网络”的现代物流服务新体系,带动各种产业要素集聚发展,培育区域新的经济增长极。 (下转A2版) (上接A1版)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研究员陆成云也表示,此次国家物流枢纽重点不在于物流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新建,其发展的核心是以物流规模经济和网络效率为导向,整合存量资源,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的全国性物流运行网络,形成与区域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有机融合,支撑和引领符合地方特色的枢纽经济发展。所以首批国家物流枢纽的选择统筹考虑了成熟性、示范性、网络价值、与国家战略关联度等多维导向。 众多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的建设方案正体现了这点。 长沙提出打造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其今年最新修订的《长沙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明确全力构建以霞凝港、黄花国际机场为依托,公路、铁路和内河航运为主体,高效、便捷的多式联运物流网络,加快建设五大物流园区和十大物流中心,与制造业、医药、汽车、电子软件等产业联动发展。到2020年,力争将现代物流产业培育为千亿级产业,全市社会物流总额突破5万亿元。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的目标则是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计划形成航空运输服务、现代物流服务、航空科技文化体验3大核心产业,航空城生活服务1大支撑产业和航空城生活服务1大支撑产业,将启动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被列入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的泸州也在近日发布《关于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推动国家物流枢纽等重大项目建设,完成总投资100亿元以上,夯实物流产业基础。同时,高质量促进物流业与“三大千亿产业”、农业、商贸业、金融业等融合发展。此外,高质量推进物流开放合作,加快建设内陆“自由贸易港”;与川南、攀西、滇东、黔北等地区合作,建立区域物流发展联席会议机制;启动云龙机场国家临时开放口岸申创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加快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布局和建设,从中央和地方都提出了一系列配套扶持政策。对于业内普遍关切的土地扶持政策,《规划》明确对国家物流枢纽范围内的物流仓储、铁路站场、铁路专用线和集疏运铁路、公路等新增建设用地项目,经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审批、核准、备案的,允许使用预留国家计划;地方相关部门审批、核准、备案的,由各省(区、市)计划重点保障。鼓励通过“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多种方式供应土地。 同时,《规划》提出加大投资和金融支持力度,包括研究设立国家物流枢纽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重点支持国家物流枢纽铁路专用线等公益性较强的基础设施建设,适当提高中西部地区枢纽资金支持比例。按照市场化运作原则,支持大型物流企业或金融机构等设立物流产业发展投资基金,鼓励包括民企、外企在内的各类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国家物流枢纽规划建设和运营。 长沙提出,研究出台现代物流产业调控引导政策、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投融资优惠政策、土地优惠政策等。泸州表示,落实支持物流业发展的用地、税收等优惠政策。加大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力度,解决中小型物流企业融资难问题。深化物流领域“放管服”改革,简化物流企业开展业务的行政审批手续。各级政府统筹各类物流业发展资金,加大对物流业招商、主体培育、体系建设、信息化发展、专业化发展、物流研发、人才引进等方面扶持力度。 李彦林表示,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建设运营一段时期后将会进行动态跟踪和评估,对达不到建设要求、无法承载国家物流枢纽使命和功能的项目将会被淘汰出局。下一步国家物流枢纽规划建设重点在于企业联合、资源整合、产业融合,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而国家物流枢纽之间联盟合作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一个方向。“国家物流枢纽是运行出来的。”陆成云也强调,目前各枢纽建设方案提出了“干、支、配、仓”协同、供应链的运行整合等方向性发展考虑,下一步重点是落实方案,在运行层面真正实现对区域物流资源和产业发展要素的整合,并在枢纽点整合资源的同时,加强枢纽间的跨区域网络业务协同,支持产业组织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王璐俞卜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