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本报在内的20家媒体“通江达海千里行”活动系列报道 公共信息+全程物流双升级护航舟山江海联运
稿件来源:曹朝霞
□ 本报记者曹朝霞 “我们的江海联运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将从12月开始上线2.0新版本。此次升级在覆盖面、使用权限等方面都进行了进一步的提升,基本实现了四个一:公共服务一张图、行业监管一条链、数据交换一张表、航运交易一张网。”11月10日,在舟山市港航局指挥中心,指着能实时跟踪船舶动态的大屏幕,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副局长锁旭东向“通江达海千里行”报道组介绍说。借助此系统,企业办手续、跑窗口的次数由原来的至少九次变为现在只跑一次,船舶进出境办理通关手续的时间由原来的16小时压缩为现在的2小时,极大减少了时间和相应的资金消耗;企业办理保险、信贷等方面业务也可借此取得数据支持。 锁旭东所称的江海联运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是舟山市港航局在江海联运的大背景之下,基于为企业深度服务的出发点而搭建的,具有公共服务、行业监管、数据交换、航运交易四大功能的信息平台。“集装箱运输的方式,信息容易串联;但是散货点对点,不易联通。(下转A6版) (上接A1版)企业到哪个节点都要申报一次手续,造成了人力、物力、时间成本的大量浪费。而舟山又是以散货为主,面向长江沿线,涉及到大量货主和航运企业、物流企业,基于为企业降本增效的目的,我们管理部门考虑搭建这个信息服务平台。”谈到搭建此平台的初衷,锁旭东如是说。 记者看到,在标有“浙江省自贸区单一窗口暨舟山江海联运数据中心”的大屏幕上,显示此刻共有60个国家、225个港口的21865万吨货物流向舟山港,还能同时看到每条船上的货物名称、重量、航向等信息,并能实时追踪。 据了解,该信息平台从2015年开始建设起,至今已持续投资三、四千万;目前已拥有十几万用户,包括航运企业、航运服务企业、货主等各方,有1000多家物流企业应用此平台。目前,它已成为国家物流信息平台江海联运信息中心和全国首批骨干物流信息平台。 平台向外联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创新应用口岸港航通关物流服务一体化功能,与海关、海事、边检等口岸部门共享船舶进出境动态申报信息和审批信息,年均网上审批量5000单以上,促进一程货物快速通关卸载;对内大力推进与武汉、马鞍山、张家港、南京等沿江节点、平台数据互联互通,共享港口码头、港航企业、船货信息、水文气象、引航服务等信息资源,年均共享电子数据超过5万单,促进一、二、三程有效衔接和船港货资源优化匹配。“我们也在积极与长航局沟通,长江流域在建的四个绿色服务区都将显示在我们的信息平台上,不断完善服务功能。”锁旭东介绍说。 随着江海联运的开展,企业对各项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作为定位国际一流的江海联运综合枢纽港和江海联运服务基地,除了大力建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也在探索构建全程物流模式,搭建全程物流平台。去年,港航管理局引进浙江海港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立足舟山港,以供应链思维做全程物流服务。据总经理范军介绍,公司定位做全程物流运营商,目前已构建无船承运人平台,通过与重点供货商的合作实现物流供应链再造,通过组织社会闲散运力整合运力近200万载重吨,现已基本形成以舟山和北仑为中心,覆盖沙钢、马钢、新余、湘钢、中天、宝矿、瑞钢联等沿江中下游重点钢铁企业和贸易商的“门到门”全程物流配送体系。据了解,今年与荆州、枝城、重庆等沿江中游节点港口合作取得进展,全程物流平台已辐射至长江上游及中西部地区市场。下一步将考虑发挥宁波舟山港整体优势,探索南往北方向及东北亚方向的全程物流分拨业务。2018年8月运行至今已累计完成全程物流量1165万吨,今年预计可完成全程货运量1500万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