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快递业的时候大家第一反应是一个市场竞争性的行业,我们国家拿了许可的企业几千家,全网性的快递企业也有几十家,那是一个市场竞争而且是从民营快递企业整个的市场当中占据了绝对的份额这样的一个行业。“最后一公里”在末端的时候,三轮车在大街小巷穿行,快递员深入千家万户给老百姓送货物的时候,社会主要接受的“最后一公里”是末端,是快递员,但恰恰这个环节现在科技含量、技术水分相对在整个运行环节当中是最低的。觉得末端配送是一个低端的行业,其实它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同时也是科技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行业。
从整个行业的发展来看,今天最需要跟大家或者说跟行业外的人,跟地方政府跟社会方方面面的区域交流的一件事情、一个观点就是快递行业绝不仅仅是简单的一般性的服务行业。至少从城市的角度来讲,它是便于百姓工作和生活的公共服务,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公共服务,同时本身它也是我们美好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快递最重要的属性是它深入到千家万户,而唯有深入到千家万户演化出来的很多服务模式和功能会使得它变成一个城市的基本功能。前一段我们搞无接触的洗衣,互联网加这个加那个,但最后都要加快递,最后只要是跟人要接触的都要有快递。尽管现在有些不叫快递,但是这种服务的属性是一样的。很多政务服务不见面审批,最多跑一次,也都需要快递;医院里面拿了药之后不用自己带,中药煎好之后快递送到家,去旅游区购物也可以快递送到家,所有这些都变成了城市基本的功能。
除了服务民生,也在促进其它产业,比如说快递加农业,快递加制造业,这都使它变成一种基本功能,这种功能使其它行业更好的去服务客户。快递在很多时候还是提升城市能级的重要措施,这个地方有没有快递转运中心,有多大能力的快递转运中心,直接辐射的城市有多少,有没有直接快递监管中心?都决定了这个城市的层次。是世界性的中转中心,还是区域性的中转中心,还是全国性的,还是只服务周边几个城市的?这都跟快递的服务能力、辐射的范围是有关系的。
有人讲中国快递业的发展500亿、800亿,到未来几年可能是1500亿,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中国经济的包裹化程度,一直在提升、在加深,平均每一万元的GDP所产生的包裹在全球是遥遥领先的,也就是中国经济的包裹化率、包裹化程度,是遥遥领先的。包裹化程度的加深使得快递整个经济性和基础性的地位越来越强,所以快递决不仅仅是一般性的服务业,它是一个公共服务,它是一个城市的基本功能,它是重要的基础设施。
从快递本身的属性来讲,首先不能认为它是一个简单的竞争性行业,是一个一般性的服务业,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就会发现现有政策的机制和行业的属性还是略微有些偏差。比如土地,现在要求有税收强度、投资强度,建设一个大型的分拣中心,快递进小区末端的规划以及车辆通行等等政策都和公共服务城市功能和基础设施的一些定位是不相符的。现在很多政策定位都还是基于快递业仅仅是一个普通的竞争服务行业,而没有把它上升到一个社会共用的角度。
说完了定位属性之后,再具体到行业“最后一公里”存在的一些矛盾。现在运行过程当中因为要深入到千家万户,量很大,所以在运行过程当中是三级两段的投递模式,在城市中心还要二次分拣。
小批量多层次就决定了快递车辆要频繁的进出,而不是按照城市的治理模式一天进一两个时间段。深入千家万户就要进小区,就要进楼栋,就要进校园。这些与现在城市治理之间的要求是有矛盾的。这些矛盾很大的原因在于我们说的属性定位和政策的机制以及公共设施相关的一些机制不匹配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