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红茹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
自2014年2月26日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召开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蹄疾步稳,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人口调控与布局优化、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建设等方面均取得积极进展。那么在2023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又该如何推进?
交通、生态、产业三大重点领域率先协同
交通一体化是协同发展的先行领域。2022年10月31日,北京市交通委发布了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取得的成就:实现京津冀交通领域率先突破,京津冀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
北京“双枢纽”格局初步形成。2019年9月底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国际交往服务功能明显提升。首都国际机场航线网络结构与综合交通体系持续完善。北京地区“双枢纽”格局初步形成,年旅客吞吐量超过一亿人次。“轨道上的京津冀”初步建成。京张高铁、京沈客专(京哈高铁京承段)等铁路建设全面提速,以北京、天津为核心枢纽,贯通连接河北各地市的全国性铁路网已基本形成。
高速公路路网结构得到优化。京秦高速、大兴机场高速、大兴机场北线高速等建成通车,北京市域内国家高速公路网实现“断头路”全部清零。
不仅交通一体化,京津冀三地生态环境质量也得到有效改善。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之前,这里曾是雾霾重灾区。数据显示,2013年京津冀区域所有城市PM2.5年平均浓度均超标,区域内PM2.5年平均浓度为106微克/立方米。根据生态环境部近日通报,2022年前10个月,PM2.5浓度为40微克/立方米,改善明显。
产业协同亦取得积极进展。2022年9月1日,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崔述强表示,2014年以来,北京连续开展两轮“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全市累计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近3000家,疏解提升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基本完成了一般制造业企业和区域性专业市场集中疏解的阶段性任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近9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主要中期目标,如调控北京市人口、缓解‘大城市病’问题、三大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等均已基本达成。”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首都高端智库首席专家李国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构建区域产业分工体系
“无论是长三角还是京津冀,没有经济的一体化,所有的一体化都是站不住脚的。经济不能一体化,一定意义上说,京津冀协同发展就是低水平的。”在李国平看来,京津冀要实现经济一体化,三地首先要做好各自的城市功能定位。
北京既是首都,也是典型的“知识型+服务型”超大城市,既要发挥“四个中心”首都功能,又要发挥超大城市的城市功能,塑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北京服务”和“北京智造”,提升产业带动和辐射能力,形成创新引领型、服务主导型、协同发展型现代化经济体系。
天津坚持制造业立市,全力打造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应着力夯实制造业根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全面构建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智能科技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
河北资源型重化工业占比高,去过剩产能和产业转型升级压力较大,需加大力度构建新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现代产业体系新支柱(信息智能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布局发展高潜力未来产业(应急产业、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康复辅助器具产业)。
此外,李国平认为,还要加快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为协同发展保驾护航,对此,他提出以下5点建议。
一是加速消除制约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与资源优化配置的各种障碍,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二是要强化制度建设,实现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三是巩固“轨道上的京津冀”成果,继续加大交通、信息等领域的设施建设;四是要进一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跨省级行政区的工作合力;五是以推进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为契机和示范,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控”要求,在规划管理、投资审批、财税分享、要素自由流动、公共服务、营商环境等方面积极探索一体化路径,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进而扩展应用于整个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区域发展水平比较一致,结构较均衡,落差也较小,几个地方合作起来就会比较容易。而目前京津冀三地的发展水平相对落差比较大,合作比较困难。”李国平表示,随着疫情结束,经济发展就变得非常重要,“2023年,京津冀三地要把经济增长放在第一位,各自发力,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情,为协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