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河北经贸大学研究员、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武义青: 当前,制约京津研发、河北转化的一个现实问题在于,京津的高精尖成果与河北承接能力之间的梯度过大,河北省的创新吸纳能力较弱,存在着因差距太大而“接不住”问题。为跨越“知识鸿沟”,河北还需要在服务体系和载体建设两方面着力。 科研服务体系方面,建议由政府牵线搭桥,组织京津的科研项目及技术研发、技术交易、技术转移、成果孵化、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等服务机构向河北(雄安新区)疏解,形成产业创新综合体,搭建科技服务超市,尽快解决成果转化链条中的“最初一公里”“最后一公里”堵点问题,加快知识扩散的效率和效能。载体建设方面,筑牢一批标志性、有影响力的战略性、功能型平台,比如国家自由贸易区、国家级新区,大力实施高新区增比进位工程,建设一批中试熟化基地,让京津项目在河北引进来、留得住、发展好。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田学斌: 发挥数字经济、助力京津冀实现“双碳”目标,要依托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面向京津冀区域重点高耗能行业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双碳分中心,支撑承载绿色低碳基础数据平台,统筹绿色低碳基础数据和工业大数据资源,建设数据共享机制,推动数据汇聚、共享和应用。加快推进能源行业的数据共享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数据跨行业合规流通管理机制,进一步打破数据壁垒,建立多级联动的国家级能源数据库,推动能源数据高质量汇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