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瑜
一头连着生产供给,一头连着消费需求,现代物流可谓经济的“经脉”。近日发布的多项数据表明,随着保通保畅措施发力,交通运输行业相关运行指标持续好转,“主动脉”和“微循环”进一步畅通。
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降幅明显收窄,2023年元旦期间邮政快递业揽收包裹同比增长15.2%,1月3日全国高速公路货车通行量环比增长18.58%。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不管是市民的“菜篮子”“米袋子”,还是工厂的生产原料,抑或药品、防疫物资等,均依赖于物流的畅通。打通“经脉”,破除“藩篱”,才能稳定市场预期,坚定发展信心。
物畅其流,需要切实解决末端配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也需要着眼长远,不断提升基础能力。疫情冲击相当于对交通网络进行了一次压力测试,既展现出我国物流的实力和韧性,也暴露了物流链存在的一些断点、堵点。当前,我国现代物流“大而不强”问题突出,规模经济效益释放不足,存量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东强西弱”“城强乡弱”“内强外弱”。比如,农村物流仍存在设施现代化水平低、资源整合不充分、配送成本高等短板。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现代物流发展的总体思路、空间布局、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这是我国现代物流领域的第一份国家级五年规划,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一通百通”,快递物流加速“跑”,是经济生产活动恢复的体现。未来,随着疫情形势好转,劳动力供给能力逐步恢复,以及现代物流体系加快构建,物流堵点必将被进一步打通,进而助力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