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洋
当下,“618”大促正在火热进行中。与往年不同,今年淘宝天猫、京东、唯品会等平台相继宣布取消沿用了10余年的预售机制,主打“现货开卖”。“拼简单、拼价格”成了今年“618”的新面孔。
预售机制,自诞生以来便成为电商行业的常态。它允许商家在商品未实际入库的情况下接受订单,通过提前锁定销量来缓解库存压力,并给予消费者一定的价格优惠。
然而,随着电商市场的日益成熟,预售制也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长时间的等待、频繁的延期发货、商品质量的不确定性等问题,开始让消费者感到疲惫。今年1月31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了2023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其中第一条就明确提出,电商平台预售模式亟待规范。
将促销玩法化繁为简,这不仅是对消费者体验感的一次升级,也是对自身竞争力的一次重塑。今年“618”,取消预售制的各大平台也各有“上新”:淘宝商家首次支持消费者在淘宝商品上使用88VIP消费券;唯品会的部分大牌服饰在60天最低价基础上,再直降20%~30%。
事实上,在电商行业中,平台、商家、消费者应是合作共赢的关系,消费者从平台上买到商家提供的优质产品才能形成一个良性闭环。取消预售制,是对消费者即时满足心理的积极响应,也是对“用户至上”原则的回归,但也意味着平台和商家必须面对现货库存压力。那么,他们该如何进行调整,以应对新的变化和挑战?
高效的库存管理和物流配送将成为优化升级的关键。平台和商家要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比如,通过引入智能化仓储系统,配合精准的销售预测,能推动库存周转率显著提升并降低物流成本。此外,中小商家也要在备货策略、资金周转等方面作出改变,以适应更快节奏的市场变化。
可以看到,作为电商行业自我革新、调整战略方向的一次尝试,取消预售制的“618”虽然给部分平台和商家带来了短期的挑战,但从长远视角审视,它有利于构建一个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电商生态。
进入存量博弈时代,科技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对电商行业提出了新要求。接下来,电商平台要不断探索新的销售模式、支付方式和物流解决方案,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