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企业信访工作的实践路径与机制创新
稿件来源:宋海博
近年来,为改善退役军人待遇,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对退役军人的专项优抚政策,随着涉军群体利益诉求的多元化和信访形式的复杂化,企业作为退役军人就业的重要载体,面临的涉军信访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企业要明确自身在涉军信访工作中的环节和位置,避免走入“主抓”“主管”这一误区,将自身定位在协管、协调、协助这一角色上;通过构建“监测-政策-协同-法治”四位一体机制,与政府部门搞好协作,配合好政府部门的处置措施,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
□ 宋海博
随着涉军群体利益诉求的多元化和信访形式的复杂化,企业作为退役军人就业的重要载体,面临的涉军信访问题日益凸显。本文结合企业涉军信访的四大特点,从动态监测、政策落实、协同联动、依法处置等维度,提出系统性应对策略,旨在构建企业涉军信访工作的长效治理机制,为维护企业稳定和社会和谐提供参考。 一、企业涉军信访工作的 现实挑战 近年来,为改善退役军人待遇,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对退役军人的专项优抚政策,因此相比于企业中的其他干部职工,退役军人员工受政策影响较大。这也使得针对退役军人的信访工作相比于一般性信访工作,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 一是诉求主要集中在企业外部而非企业内部。 通常企业中其他人员的信访诉求主要集中于企业内部待遇、岗位、职称变动或政策落实方面。而退役军人的诉求则主要聚焦于企业外部属地管理的地方性政策的影响以及优抚政策的落实上。因地方性优抚政策差异和落实情况不同造成的信访矛盾时有发生。对于这些问题,企业无法通过内部行政手段来解决其信访诉求。 二是串联性强,群体性事件风险高。 涉军群体因战友关系、共同经历等形成紧密联络网络,易通过互联网、联谊活动跨区域串联。且因涉军政策具有特定人群的全面覆盖性这一特点,影响面广。因此在政策执行出现偏差或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下,从出现信访动机到形成集体上访往往只有很短的时间,有时甚至不超过24小时。同时,发起者往往并非本企业内部退役军人,而是外部社会人员。企业内部退役军人只是受串联影响的跟随者而非发起者,无法通过对信访发起核心人员开展工作的方式来进行息访。 三是分布性广,影响企业全局稳定。 某些国有企业因历史原因作为退役军人安置单位或是本身就是由军属企业改制而来,因此退役军人不仅较多,而且分布面广,在生产、安保、管理等岗位和部门均有分布,因此一旦发生信访事件,易扩散至多部门多岗位,使得企业生产经营全面受到影响甚至容易造成企业瘫痪。 二、企业涉军信访工作的 核心策略 一是要对企业内部退役军人信访苗头做到盯紧查实。主管信访工作的领导一方面要多下基层,了解基层员工特别是退役军人职工的思想动向。其中要特别关注政治可靠的、上访苗头和动机不显著的退役军人党员,在其中挑选适当人员发展为网格员,定期向其了解退役军人职工的动向。另一方面,要加强与企业外部各单位信访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政府信访办、退役军人事务部的联系,关注企业外社会上的退役军人政策变动以及有可能出现的上访动向,分析本企业内部退役军人有无串联同访的可能。 二是要早期发现,早期谈心,早期劝访。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在重大节日、会议节点特别是“八一”建军节前夕,要适时组织召开退役军人职工座谈会,引导其畅所欲言,表达诉求,能够在企业内部解决的问题尽量在企业内部解决。企业内部不能解决的,在合法合规前提下,联系地方政府予以解决,确属不能解决的,要做好解释安抚工作。 要保持政治和政策的双重敏感性。通过对涉军政策的发布和落实情况的了解,及时关注单位内部退役军人对政策发布和落实情况的态度,如发现本单位退役军人对以上情况有不满情绪,即可视为有上访苗头,信访主管领导或单位主要领导要采取单独谈话或集体座谈形式,与退役军人中的主要骨干进行谈话谈心,引导其情绪和诉求的正常表达,防止其发起或参加串联上访、集体上访行为。 三是要加强对退役军人相关政策的内容和政策落实情况的了解,特别是退役军人相关就业、补助等问题的落实情况。特别是因为当前社会人员流动性大,因此企业内部的退役军人可能来自不同地区,由于地区差异的客观存在,因此信访主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在平时要做好信息搜集和更新,与退役军人所在的政策归属地信访部门取得联系,随时了解不同地区的涉军政策内容和落实情况。 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在政策执行、落实和解释方面上,企业信访部门和工作人员不具备解释相关政策的权力和能力,因此,在员工问及退役军人政策相关问题时,要避免直接对对方按照自己的理解或者网络上找来的解读进行解释,而是要引导其向有解释和办理资格的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咨询。 四是要强化依法处置能力,防范舆情升级风险。要制定好《涉军信访事件响应流程》,明确现场处置、舆情引导、事后复盘等环节责任。一旦发生信访事件,信访主管领导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了解上访人员诉求,避免使用粗暴拦访截访手段,积极引导其向政策归属地信访部门和政府进行了解政策。必要时信访领导干部要进行“陪访”,特别是对确需外部协调的诉求,由信访主管领导陪同至属地部门办理,做好协调工作,以防止其在上访过程中发生过激情绪和事件为目的,并坚决杜绝串联赴省进京上访现象发生。 同时,要组织好退役军人定期开展好《信访条例》 《退役军人保障法》专题培训,通过案例解析强化依法维权意识,养成用法规框架约束自身行为的意识。 三、结论 企业涉军信访工作既是维护稳定的政治任务,也是完善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企业要明确自身在涉军信访工作中的环节和位置,避免走入“主抓”“主管”这一误区,将自身定位在协管、协调、协助这一角色上。通过构建“监测-政策-协同-法治”四位一体机制,与政府部门搞好协作,配合好政府部门的处置措施,这样既能有效化解矛盾,更能推动企业治理现代化。未来需进一步强化政企数据互通、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作者单位:冀中能源张家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煤炭销售分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