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交通运输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启动第一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的通知》,确定北京、深圳、重庆、成都等15个城市,对公务用车、城市公交车、环卫车、出租车等公共领域车辆,试点全面电动化。此次试点意味着什么?要试出什么?又如何确保试点出的模式,能够真正可以复制和推广?
试点为何首先聚焦在公共领域车辆?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公共领域的车辆涉及面比较大,但电动化的渗透率从全国来看是比较低的,平均不到10%,远低于乘用车电动化渗透率,所以推动公共车辆电动化,对进一步推广电动汽车有很好的拉动作用。另外,因为公共领域有公交、出租,人民群众的体验感比较强,所以它的率先电动化对新能源汽车也会起到很好的示范性。
如何解决好规划和配套问题?
张永伟分析,因为这样的一个试点是一个规模化的试点,它不是小批量的试点,所以规模化试点一定要解决好规划的问题和系统配套的问题。如果规划好了,系统的配套到位,比如投放了多少车辆、充电站需要建多少、在什么地方建、不同的这种场景需要用什么样的一种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做好了,可能这个试点就比较顺利。
试点最重要的是试出什么?
张永伟解释道,通过试点,一定要试出如何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电动汽车推广的协同机制。另外,通过试点,要推动电动汽车由过去关注产品改为要更多关注运营,把电动汽车在公共领域的运营模式试出来。所以通过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用模式的探索,电动汽车的发展就会从供给侧更好地转向需求侧和服务侧的轨道上来。 (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