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点名”物流降本增效,河南物流如何破圈?
□ 付婷 周口港上榜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名单,驻马店市获批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郑州入选18个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承载城市……中原大地上,一个个与产业转型、消费升级相适应的大容量、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骨干通道正在快速建成,现代化的物流网络如毛细血管般遍布河南全省。 从“钢铁驼队”“空中丝路”到水运复兴向“海”图强再进阶,如今河南已形成“水陆空”协同发展的枢纽网络,通过周口港、郑州航空港等国家级物流枢纽建设,大大降低物流成本,成为全国物流网络的关键支点。 港口型枢纽周口港,河南海上丝绸之路新起点—— 入选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为周口港深度融入国家物流大通道、综合运输体系及铁路物流基地网络提供了重要契机,并将显著提升对周边省市的物流辐射能级。 空港型枢纽郑州航空港,打造“空中丝绸之路”核心载体—— 郑州航空港依托新郑国际机场打造“空中丝绸之路”核心载体,2025年首月中欧班列开行量同比增长200%,带动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产业年均增长18%。 陆港型枢纽驻马店枢纽,强化陆路通道节点功能—— 驻马店获批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依托铁路、公路等交通网络,形成农副食品加工、家具制品等产业集群,推动豫中南地区物流与产业协同发展。 当前,河南持续推动供需适配、内外联通、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现代物流体系形成,推动郑州打造枢纽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郑州市政府发布的《郑州市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提出,将用3至5年的时间,构建以郑州本地市场为核心、国内市场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新格局正当其时。 河南省物流学会副会长、河南交通物流与枢纽经济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仝新顺认为,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国家物流枢纽正从单一运输节点向综合服务平台转型。洛阳、南阳等中西部城市聚焦大宗商品流通和区域分拨功能,进一步强化对制造业、农业的支撑作用。“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营体系越来越成为支撑城市生活与居民消费的重要力量。 202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为14.1%,降至历年最低水平。周口港粮食运输“公转水”成本降低95%,河南省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降至13.5%(低于全国1.2个百分点)。 从“买全国卖全国”到“链全球”,河南“物流+”生态如何赋能万亿级产业集群,实现区域联动升级?“河南以‘米’字形高铁网为核心,统筹铁路、公路、水运与航空衔接,构建通达国内外的复合型物流通道。”仝新顺认为,塑造物流发展新优势,关键发力点在于资源整合与多式联运,发挥航空港高铁枢纽、航空枢纽、陆港枢纽以及铁海联运多式联运四港联动,借助郑州陆上丝绸之路、空中丝绸之路、网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四路协同,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推动河南新质生产力发展。 不沿边不靠海的河南,让“内陆”变“前沿”,以一种更加开放的姿态,系统提升开放通道枢纽能级,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新篇章。 |